|
|
|
场次 |
姓名 |
职称 |
所在单位及职务 |
演讲主题 |
时间 |
第1场 |
吴龙辉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君子的困局与出路 |
2005年4月14日 |
第2场 |
刘福垣 杨国荣 唐浩明 |
教 授 教 授 总编辑 |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研究院副院长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岳麓书社 |
和谐社会与人文素养 |
2005年4月30日 |
第3场 |
彭爱华 |
博士研究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明代书院与儒学传播 |
2005年5月31日 |
第4场 |
曹 刚 |
教 授 |
中南大学行政与政治学院 |
秋菊的困惑 ——表达自由的道德解读 |
2005年6月28日 |
第5场 |
王 政 |
研究员 |
美国密歇根大学妇女学中心 |
国外社会性别研究 |
2005年9月9日 |
第6场 |
张汝伦 |
教 授 |
复旦大学哲学系 |
哲学研究中古今中西的关系 |
2005年10月22日 |
第7场 |
李学勤 |
教 授 |
清华大学 |
国学讲座 |
2005年10月30日 |
第8场 |
吴国荣 |
博士研究生 |
厦门荣滨集团董事局主席 福建省政协常委 |
商道人生 |
2005年11月6日 |
第9场 |
池田秀三 |
教 授 |
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 中国史研究室主任 |
小岛祐马的学问——一个日本的中国思想史家 |
2005年11月11日 |
第10场 |
方光华 |
教 授 |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
21世纪中国思想史研究展望 |
2005年11月11日 |
第11场 |
吴 光 |
研究员 |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黄宗羲的学术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
2005年11月16日 |
第12场 |
罗康隆 |
教 授 |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
乡村史建构——以侗族村落为例 |
2005年12月15日 |
第13场 |
金春峰 |
教 授 |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朱熹“道统说”的建立与完成 |
2006年4月28日 |
第14场 |
张晶萍 刘 平 |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晚清湘学专题: (一)叶德辉其人其事 (二)王闿运的书院教育思想 |
2006年6月2日 |
第15场 |
骆晓戈 |
教 授 |
湖南商学院 |
江永女书——世界唯一尚存的女性文字 |
2006年6月23日 |
第16场 |
廖名春 |
教 授 |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 |
《论语》新证 |
2006年9月14日 |
第17场 |
肖永明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南宋时期书院与理学结合的内在原因探析 |
2006年9月26日 |
第18场 |
刘建清 |
教 授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民国知识分子的宪政情怀 |
2006年9月29日 |
第19场 |
万琼华 王胜军 |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民族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关系 先秦时代侠义风气钩沉 |
2006年10月10日 |
第20场 |
朱汉民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论湖湘文化 |
2006年10月20日 |
第21场 |
陈谷嘉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从儒学的创立、发展与演变看学术的创新 |
2006年11月7日 |
第22场 |
李志夫 |
教 授 |
台湾中华佛教文化研究所 |
中印佛教思想的渊源和合流 |
2006年11月14日 |
第23场 |
黄梓根 王小明 |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先秦儒道关系 秦汉土地制度浅谈 |
2006年11月28日 |
第24场 |
文选德 |
教 授 |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
谈麓山文化 |
2006年12月12日 |
第25场 |
周晓露 周 耿 |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从王莽篡汉看儒家提倡仁义的弊端 庄子的真知 |
2007年3月2日 |
第26场 |
万俊人 |
教 授 |
清华大学 |
追寻现代性的道德母体——中西伦理精神的原始图像互镜 |
2007年3月29日 |
第27场 |
刘海峰 |
教 授 |
厦门大学 |
科举制研究与评价 |
2007年4月3日 |
第28场 |
邓晓芒 |
教 授 |
武汉大学 |
中国人的信仰问题 |
2007年4月9日 |
第29场 |
吴龙辉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国学答问 |
2007年5月9日 |
第30场 |
张岂之 |
教 授 |
清华大学 |
清华国学院的人文学术研究 |
2007年5月28日 |
第31场 |
欧阳哲生 |
教 授 |
北京大学历史系 |
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
2007年5月29日 |
第32场 |
张岂之 |
教 授 |
清华大学 |
关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一二问题 |
2007年5月30日 |
第33场 |
刘固盛 |
教 授 |
华中师范大学 |
道教与程朱理学 |
2007年6月21日 |
第34场 |
陈 致 |
副教授 |
香港浸会大学 |
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礼、乐与古史研究 |
2007年6月25日 |
第35场 |
陈 来 |
教 授 |
北京大学 |
宋明学案 |
2007年6月27日 |
第36场 |
姜广辉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从“五伦”到“九伦”——建构现代和谐社会的儒学思考 |
2007年7月10日 |
第37场 |
郑吉雄 |
教 授 |
台湾大学 |
清儒经典诠释的拓展与限制 |
2007年9月2日 |
国学讲会 |
黄爱平 |
教 授 |
中国人民大学 |
乾嘉学派:典籍整理与文化总结 |
2007年9月6日 |
国学讲会 |
李明辉 |
研究员 |
台湾中央研究院 |
朝鲜儒学的四端七情之辨 |
2007年9月7日 |
第38场 |
姜广辉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周易》关于境遇与境界的智慧 |
2007年10月8日 |
第39场 |
郭齐勇 |
教 授 |
武汉大学 |
“亲亲互隐”观念、“亲属容隐”制度在古代及现代的意义 |
2007年10月14日 |
第40场 |
艾 兰 |
教 授 |
美国达慕思大学 |
上帝、天和天命观念的起源 |
2007年10月25日 |
第41场 |
罗 斌 |
教 授 |
美国康奈尔大学 |
中国古代神话解析 |
2007年10月29日 |
国学讲会 |
朱汉民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从魏晋风度到圣贤气象 |
2007年11月7日 |
第42场 |
唐翼明 |
教 授 |
台湾政治大学 |
论魏晋玄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
2007年11月25日 |
第43场 |
舒远招 |
教 授 |
湖南师范大学 |
康德的自由观——兼与黑格尔的比较 |
2007年12月2日 |
第44场 |
耿云志 |
研究员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基本趋向 |
2007年12月13日 |
第45场 |
向桃初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夏商周断代工程概要 湖南商周铜器之迷的破解 |
2007年12月19日 2007年12月20日 |
第46场 |
姜广辉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怎样撰写学位论文 |
2007年12月23日 |
第47场 |
李剑鸣 |
教 授 |
北京大学 |
美国革命与民主的“现代化” |
2008年1月6日 |
第48场 |
麻天祥 |
教 授 |
武汉大学 |
禅与禅宗思想 |
2008年1月13日 |
第49场 |
廖名春 |
教 授 |
清华大学 |
《论语》新探 |
2008年2月25日 |
第50场 |
李学勤 |
教 授 |
清华大学 |
中国学术的缘起 |
2008年3月13日 |
第51场 |
王论跃 |
副教授 |
法国人文高等师范学院 |
当前法国儒学研究现状 |
2008年4月18日 |
第52场 |
陈恩林 |
教 授 |
吉林大学 |
《周易》概论 |
2008年4月21-25日 |
第53场 |
张闰洙 |
教 授 |
韩国国立大邱教育大学 |
张载的大心工夫论 |
2008年5月27日 |
第54场 |
池田知久 |
教 授 |
日本东京大学 |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 |
2008年8月27日 |
第55场 |
刘岳兵 |
副教授 |
南开大学 |
近代湘学与日本 |
2008年8月27日 |
第56场 |
舒远招 |
教 授 |
湖南师范大学 |
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 |
2008年10月10日 |
第57场 |
王守昌 |
教 授 |
华南师范大学 |
重建人文精神 |
2008年10月20日 |
第58场 |
郑大华 |
研究员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晚清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
2008年11月5日 |
第59场 |
金春峰 |
教 授 |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汉代经学与哲学 |
2008年11月26日 |
第60场 |
侯建新 |
教 授 |
天津师范大学 |
何谓欧洲封建制 |
2008年12月1日 |
第61场 |
金春峰 |
教 授 |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周易与中国文化 |
2008年12月2日 |
第62场 |
蔡长林 |
助研究员 |
台湾中央研究院 |
清代今文经学研究反思 |
2008年12月4日 |
第63场 |
梁涛 |
教 授 |
中国人民大学 |
孟子性善之迷 |
2008年12月16日 |
第64场 |
欧阳哲生 |
教 授 |
北京大学 |
中国的文艺复兴 |
2009年5月12日 |
第65场 |
金春峰 |
教 授 |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从几个范畴看中国哲学的特殊性 |
2009年6月19日 |
第66场 |
夏含夷 |
教 授 |
美国芝加哥大学 |
四论《竹书纪年》错简证据 |
2009年7月6日 |
第67场 |
殷慧 |
博士研究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秩序重建和内圣之道 |
2009年9月29日 |
第68场 |
傅敏怡 |
教 授 |
德国汉堡大学 |
“写本”文化之研究 |
2009年10月15日 |
第69场 |
傅敏怡 |
教 授 |
德国汉堡大学 |
德国汉学的简介 |
2009年10月22日 |
第70场 |
黄朴民 |
教 授 |
中国人民大学 |
先秦兵学的发展脉络与主要特征 |
2009年12月2日 |
第71场 |
李存山 |
研究员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
范仲淹与胡瑗的教育思想 |
2009年12月15日 |
第72场 |
李存山 |
研究员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
濂洛关闽谱系的形成 |
2009年12月17日 |
第73场 |
邢文 |
教 授 |
美国达慕斯大学 |
楚简《恒先》与八股文 |
2009年12月23日 |
第74场 |
周之翔 |
博士研究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诠释学视野中的文本 |
2010年1月7日 |
第75场 |
大西克也 |
准教授 |
日本东京大学 |
从秦汉出土文献看“史书”的含义 |
2010年3月25日 |
第76场 |
张天杰 |
博士研究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与电子图书 ——兼谈硕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 |
2010年4月2日 |
第77场 |
陈松长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岳麓书院藏秦简综述 |
2010年4月8日 |
第78场 |
朱汉民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身心之学”——从玄学到理学 |
2010年4月16日 |
第79场 |
田浩(Hoyt Tillman) |
教 授 |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
中国学术思想在西方:我的一些想法 |
2010年4月23日 |
第80场 |
徐仪明 |
教 授 |
湖南师范大学 |
中医与中国哲学 |
2010年5月11日 |
第81场 |
张功耀 |
教 授 |
中南大学 |
对我国中医中药体制的若干反思 |
2010-5-12 |
第82场 |
郑大华 |
教 授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我的治学之路 |
2010年5月11日 |
第83场 |
向桃初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炭河里遗址与湖南先秦史重建 |
2010年5月14日 |
第84场 |
顾海滨 |
研究员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
科技考古 |
2010年5月18日 |
第85场 |
肖永明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商人对书院发展的推动 |
2010年7月3日 |
第86场 |
王胜军张天杰 |
博士研究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庙堂与乡野——清初朱子学的两种形态 |
2010年6月2日 |
第87场 |
林庆彰 |
研究员 |
台湾中央研究院 |
经书与帝王学 |
2010年9月1日 |
第88场 |
朱汉民等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等 |
中国古典学学科的建设 |
2010年9月3日 |
第89场 |
金春峰 |
教 授 |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周易新探 |
2010年11月3日 |
第90场 |
张天杰 |
博士研究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人文学科实用电脑技术与读书方法交流 |
2010年11月5日 |
第91场 |
姜广辉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周易卦名探源 |
2010年11月10日 |
第92场 |
向桃初程晓峰延瑞芳 |
教授及研究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兰溪文化考察报告 |
2010年11月25日 |
第93场 |
李学勤 |
教 授 |
清华大学 |
清华简的诸问题 |
2010年12月2日 |
第94场 |
邢文 |
教 授 |
美国达慕斯大学 |
出土文献的字形与图形分析 |
2010年12月4日 |
第95场 |
邓名瑛 |
教 授 |
湖南师范大学 |
德治语境下儒家伦理的实践取向与历史命运 |
2011年3月9日 |
第96场 |
朱汉民 张怀承 |
教 授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
从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危机、分化、瓦解 |
2011年4月9日 |
第97场 |
吴龙辉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漫谈读书与治学 |
2011年4月28日 |
第98场 |
杨国强 |
教 授 |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 |
2011年5月13日 |
第99场 |
潘朝阳 刘君祖 |
教 授 |
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与侨教学院 台湾周易文化研究会创会理事长 |
儒家影响下的传统生活世界之空间性 贞一易简——易解老庄初探 |
2011年5月23日 |
第100场 |
卢德之 |
教 授 |
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
湖湘文化与资本精神 |
2011年6月22日 |
第101场 |
邓洪波 |
教 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清代书院研究的若干问题 |
2011年7月1日 |
第102场 |
肖灿、谭凯、程晓峰、张天杰、周之翔 |
博士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岳麓书院学子游学欧洲与台湾报告会 |
40803 |
第103场 |
延瑞芳、苏俊林、唐清明 |
研究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岳麓书院暑期“三下乡”文化考察报告 |
2011年9月27日下午15:00 |
第104场 |
郭世佑、陈宇翔等 |
教授 |
郭乃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乃湖南大学教授 |
岳麓山前忆辛亥,革命百年话反思 |
2011年10月11日下午15:00 |
第105场 |
高大伦 |
教授 |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
二十世纪文化遗产调查的思考和实践 |
2011年10月17日下午 |
第106场 |
陈其泰 |
教授 |
北京师范大学 |
章学诚:“道”的探索与意义 |
2011年11月22日 |
第107场 |
廖名春 |
教授 |
清华大学 |
《论语·父子互隐章》再研究 |
2011年11月8日下午 |
第108场 |
郑师渠 |
教授 |
北京师范大学 |
“理智化”的偏见:胡适与反省现代化 |
2011年11月16日晚19:30 |
第109场 |
陈红民 |
教授 |
浙江大学 |
秀才遇到兵:近代中国历史脉动下的胡适与蒋石 |
2011年11月17日下午15:00 |
第110场 |
张天杰、延瑞芳 |
博士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人文学科实用电脑技术与读书方法交流 |
2011年11月22日下午 |
第111场 |
主讲:张天杰、谭凯、程晓峰、唐宏站、邓梦军、戴书宏 |
老师和研究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我们今天要不要祭祀孔子”讨论 |
2011年11月29日下午14:30 |
评议:姜广辉、邓洪波、吴仰湘、钱永生、杨代春、潘彬 |
第112场 |
张天杰 |
博士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晚明思潮与现代中国 |
2011年12月4日下午3:00 |
第113场 |
唐际根 |
教授 |
浙江大学 |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的中国古遗址 |
2011年12月7日下午15:00 |
第114场 |
田文军 |
教授 |
武汉大学哲学系 |
德性之仁与规范之仁 |
2011年12月10日下午15:00 |
第115场 |
陈谷嘉 |
教授 |
前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 |
中国古代文明的路径问题 |
2011-12-18下午 |
第116场 |
胡吉勋 |
副教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王阳明与大礼议关系辨析 |
2012-03-03下午 |
第117场 |
陶 安 |
副教授 |
日本国立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 |
文书简与古书简——以《岳麓书院藏秦简》为例 |
2012-03-13下午 |
第118场 |
吴 光 |
教授 |
吴:浙江省社科院; |
国学与现代化 |
2012-04-10下午 |
|
姜广辉 |
|
姜:湖大岳麓书院 |
|
|
第119场 |
董喜宁 |
博士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孔庙(文庙)中“父辈祭祀系统”——启圣祠 |
2012-05-17下午 |
第120场 |
李有梁 |
博士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春秋学源流与古代的政治文化 |
2012-06-03下午 |
|
戴金波 |
|
|
|
|
第121场 |
黄春燕 |
博士 |
黄: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 |
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以广州基督教青年会为中心 |
2012-06-04下午 |
|
石荣传 |
|
石:山东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系 |
东亚史前玉文化海洋传播与交流的考古学观察 |
|
第122场 |
金春峰 |
教授 |
台湾佛光大学 |
评《朱熹的历史世界》 |
2012-06-10下午 |
第123场 |
张天杰等 |
博士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印象读书会 |
屈原之死与中国文人传统 |
2012-06-23下午 |
第124场 |
马宝善 |
特聘教授 |
深圳大学 |
关于易经哲学的若干问题 |
2012-06-28下午 |
第125场 |
殷 慧 |
博士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朱熹编撰《仪礼经传通解》的缘由探析 |
2012-07-04下午 |
第126场 |
万安玲 |
教授 |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 |
美国学者研究宋明理学及书院的学术动态 |
2012-09-04下午 |
第127场 |
唐宏站、夏金龙等 |
博士、硕士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暑期学生文化活动宣讲 |
2012-09-22下午 |
第128场 |
许纪霖 |
教授 |
华东师范大学 |
新天下主义与现代中国认同 |
2012-10-26下午 |
第129场 |
陈冠伟 |
博士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国际宋辽金元宗教学术研讨会纪实——兼谈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 |
2012-11-27下午 |
第130场 |
郭静云 |
教授 |
台湾中正大学 |
甲骨文中“易”与“道”的观念 |
2012-11-30上午 |
第131场 |
舒大刚 |
教授 |
四川大学 |
旧案重提——孔子与《孝经》 |
2012-12-02下午 |
第132场 |
林桶法 |
教授 |
台湾辅仁大学 |
台湾地区民国史暨蒋介石研究的概况 |
2013-03-18下午 |
第133场 |
王子今 |
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 |
秦统一的技术基础 |
2013-03-26上午 |
第134场 |
陈 来 |
教授 |
清华大学 |
近代国学的发生与演变 |
2013-04-17下午 |
第135场 |
胡彬彬 |
教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中国小村落大文化 |
2013-04-24下午 |
第136场 |
楼劲 |
研究员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
北朝法制的发展线索 |
2013-05-23下午 |
第137场 |
朱高正 |
教授 |
|
《近思录》导读 |
2013-06-07下午 |
第138场 |
贾浩 |
教授 |
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中中华文明之天下观和王、霸、强三道之辨—兼谈习奥峰会 |
2013-06-09下午 |
第139场 |
廖明春 |
教授 |
清华大学 |
周易卦爻辞的哲学——以乾坤两卦为例 |
2013-09-08晚上 |
第140场 |
成中英 |
教授 |
美国夏威夷大学 |
再论朱熹的四书哲学与其中和新旧说 |
2013-09-25上午 |
第141场 |
李昌宪 |
教授 |
南京大学 |
谈谈治学之道 |
2013-11-14下午 |
第142场 |
姜广辉 |
教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一种失传两千年的政治哲学——齐诗“四始五际”说揭秘 |
2013-11-21下午 |
第143场 |
郭静云 |
教授 |
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 |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
2013-12-13下午 |
第144场 |
何俊 |
教授 |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
中国传统的知识谱系 |
2013-12-22下午 |
第145场 |
殷慧 |
副教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宋儒‘以理释礼’的思想历程及其困境 |
2013-12-30下午 |
第146期 |
林安梧 |
教授 |
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 |
从「外王」到「内圣」︰后新儒学思想的一个侧面 |
2014-3-10下午 |
第147场 |
宋少鹏 |
副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文明论图景中的晚清女权思想 |
2014-3-21下午 |
第148场 |
胡春惠 |
教授 |
香港珠海学院董事、亚洲研究中心长期顾问 |
民初的“湘人治湘”与“联省自治” |
2014-3-28下午 |
第149场 |
姚中秋 |
教授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曾国藩与中国现代化 |
2014-3-30下午 |
第150场 |
李晨阳 |
教授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文化传统的价值组合配置论 |
2014-4-22下午 |
第151场 |
张岂之 |
教授 |
西北大学 |
传统文化与社会、人生 |
2014年5月14日下午3:30 |
第152场 |
王建朗 |
研究员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国民政府战后版图构想的演变 |
2014年5月23日下午3:00 |
第153场 |
肖永明 |
教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
《四书》与中国文化 |
2014年6月27日晚上19:00 |
第154场 |
王宏志 |
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 |
翻译与近代中国: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国书的中译谈起 |
2014年7月2日下午2:30 |
第155场 |
魏楚雄 |
教授 |
澳门大学历史系 |
在美国发现第三种历史 |
2014年10月16日下午15:00 |
第156场 |
汤开建 |
教授 |
澳门大学历史系 |
明代利玛窦世界地图传播史四题 |
2014年10月16日晚上19:00 |
第157场 |
张天杰 |
讲师 |
杭州师范大学 |
e时代的研究资料搜集与整理——兼谈如何读书与写作 |
2014年12月7日下午15:00——17:00 |
第158场 |
吴咏双、龙颖潭、袁野 评议老师:吴文峰、张晶萍、蔡道馨 |
岳麓书院本科生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长沙市文物局、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2014年岳麓书院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成果展示 |
2014年12月16日14:30——16:30 |
第159期 |
赵世瑜 |
教授 |
北京大学历史系 |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区域社会史的理念与方法 |
2014年12月17日15:00 |
第160期 |
洪汉鼎 |
研究员 |
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
文本•经典•诠释——中西方经典诠释比较 |
2015年3月22日(星期日)15:00 |
第161期 |
郑会欣 |
高级研究员 |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
“小数点之谜”:档案与其他史料的对比研究 |
2015年5月12日(星期二)15:00 |
第162期 |
战蓓蓓 |
博士 |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
礼制与秩序:新视角的探索 |
2015年5月18日19:00 |
第163场 |
邢义田 |
特聘研究员 |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 |
没有桌椅怎么写字——对中国古代书写姿势的再思考 |
2015年5月22日 |
第164场 |
茅海建 |
特聘教授 |
澳门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 |
从张之洞档案看容闳 |
2015年5月26日 |
第165场 |
汤开建 |
教授 |
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守圉全书》——明季晋绛天主教徒韩霖的西学传播 |
2015年5月27日 |
第166场 |
林安梧 |
教授 |
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所长、元亨书院山长、同济大学中国思想与文化研究院院长 |
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话语与方法 |
2015年6月1日 |
第167场 |
傅敏怡 |
教授 |
德国汉堡大学亚非学院院长 |
哲学家的临终状态—邵雍临终前的相关资料研究 |
2015年6月23日 |
第168场 |
陈力祥 |
副教授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船山梦的历史发展与逻辑展开 |
2015年7月10日 |
第169场 |
徐富昌 |
教授 |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
从北大汉简谈《老子》文本之演变 |
2015年9月22日 |
第170场 |
孙慰祖 |
研究员 |
上海博物馆著名古代玺印封泥研究专家 |
玺印封泥与中国古史研究 |
2015年10月12日 |
第171场 |
陈 明 |
教授 |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
超越牟宗三 回到康有为——大陆新儒学略说 |
2015年10月27日 |
第172场 |
张 升 |
教授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
《永乐大典》的流传及现存情况 |
2015年10月28日 |
第173场 |
司马朝军 |
教授 |
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 |
走近《四库》 |
2015年10月29日 |
第174场 |
申晓云 |
教授 |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国学开新的先驱——东南大学“学衡派” |
2015年11月7日 |
第175场 |
刘乐贤 |
教授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
新出简牍与新莽史事 |
2015年11月12日 |
第176场 |
邹小站 |
研究员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
政治改造与社会改造——民初的思想论争 |
2015年11月13日 |
第177场 |
王论跃 |
教授 |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
崔铣及其《大学》改本 |
2015年12月3日 |
第178场 |
周德义 |
教授 |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指导教授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分为三”思想 |
2015年12月8日 |
第179场 |
杜保瑞 |
教授 |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
中国哲学真理观的检证原则在国学的智慧中 |
2015年12月11日 |
第180场 |
陈红民 |
教授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
什么是最好的历史学 |
2015年12月17日15:0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