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 环境对长江中下游早期农业发展的抑制

2024年03月19日 16:27

2024年3月12日晚,“岳麓书院讲坛·书院教师主讲专场”第三十讲开讲,由岳麓书院历史系教授王勇主讲,主题为“环境对长江中下游早期农业发展的抑制”。岳麓书院历史系副教授邓国军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王老师通过对玉蟾岩遗址炭化稻谷、河姆渡遗址稻谷堆积层、磁山遗址粟灰的举例,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农业起源,认为长江中下游的稻作农业水平,在农业起源初期并不低于北方旱作农业,但是此后的发展进程十分缓慢。《史记·货殖列传》对楚越、关中、三河、齐鲁等地区经济状况的不同描述,反映出长江中下游的农业发展在西汉中期依然处在开发的初期阶段。

王勇老师

接着,王老师从土壤、植被、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方面论述了环境对长江中下游早期农业发展的抑制。首先,王老师就九州土壤类别及田地肥力等级进行了细致介绍,指出《禹贡》长江中下游荆州扬州的土壤均为涂泥,田地等级位列最末两位他据《禹贡》《释名》《广韵》《说文解字》等文献及农史学家的解释对涂泥的特质进行了分析,认为涂泥水分含量高,需要排水才能利用,而且非常黏重,对于使用简陋农具的早期农业生产并非适宜条件。其后,王老师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植被情况,通过大量文献说明了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一直是非常高的,远远超过黄河流域。他结合《齐民要术·耕田篇》中记载彻底改造林地为农田需要相对于草地数倍的努力和三四年的时间指出就清除地表植被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农业生产相对于黄河流域也是有劣势的。

王老师认为,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较低的情况下,长江中下游地区茂密的森林植被,密布的河湖沼泽,这些在今天看来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都成为当时人们开发利用的障碍。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史前稻作基本上局限于平原沼泽与丘陵岗地的边缘或中介地带,难以全面展开。他根据史前遗址与地貌的关系,对此进行了论证。同时强调楚国农业重心始终在毗邻中原的汉水与淮水上中游的丘陵盆地和高平原地带,吴、越两国由于发展农业的回旋余地不大,加强了对三角洲沼泽平原的开发,但能利用的仍然主要是山麓周围的冲积扇地带。

之后,王老师引用了大量文献、数据说明先秦至两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认为在这种环境下,求得温饱就比较简单,人们无需在务农上特别专注和投入,表现之一就是火耕水耨这种粗放的栽培方法直到汉代仍有很大规模。他指出火耕水耨主要特点以火烧草,不用牛耕;直播栽培,不用插秧;以水淹草,不用中耕。这种生产技术由于巧妙利用了“水”和“火”的力量,劳动生产率还是不低的,但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最后,王老师总结了长江中下游早期农业发展缓慢的环境原因,指出《禹贡》中荆州、扬州田地等级为最末,是由于涂泥水份含量高而黏重,加之森林覆盖率高,在金属农具尚未普及,灌溉与排水技术尚不发达之时,这类土地几乎可视为无用。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则从另一个层面构成了长江中下游早期农业发展的障碍,抑制了人们扩大农作规模与提高农作技术的动力。

5A016

讲座现场

互动交流环节,邓国军老师对本场讲座作了精彩点评,王老师也对现场听众提出的“走马楼吴简中‘丘’的规模与地形的关系”等问题给予了专业细致的解答。此次讲座大家受益匪浅,对于农业的起源和环境对于农业的影响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图文/周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