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勤福教授讲述“先秦礼制的分期问题”
6月17日下午3时,岳麓书院邀访教授讲座第86期开讲,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汤勤福教授受邀主讲“先秦礼制的分期问题”,岳麓书院历史系丁进教授主持讲座。来自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70多位高校师生及社会人士到场听讲。本期讲座由凤凰网“风直播”平台全程直播,在线听众达36.8万人次。
汤勤福教授
“礼”“礼仪”“礼俗”与“礼制”等概念的界定
讲座伊始,汤教授强调四点:一、中华传统礼制发展有自己独特规律,与王朝兴衰有一定联系,但不存在必然的关联;二、应当区分礼的起源与礼制起源,两者确有联系但绝不是一回事;三、探讨礼制演化的独特规律,是礼制史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四、中华传统礼制变迁受到经济发展、疆域盈缩、民族关系等客观因素的重要影响,最为关键的因素仍是政治因素,即统治集团主观意愿——尽管它受到客观因素制约——决定着礼制是否需要变革,当然礼学理论也对礼制变迁也有着相当的影响。
汤教授认为,目前学界尚无研讨中华传统礼制分期的专题论述。大致说来,撰写礼制史的学者是按照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中国古代六大块断代史方式来撰写,一些断代礼制史也有此倾向。汤教授指出:中华传统礼制发展有自己独特规律,它与王朝兴衰有一定联系,但不存在必然的关联,故而依断代史模式来撰写中华礼制史,是不可能真正揭示中华传统礼制本身演变规律的。汤教授认为有必要探讨中华传统礼制的本身演化规律。
汤教授强调,应当区分“礼”“礼仪”“礼俗”与“礼制”等概念,不可混淆。他指出:学者大多依据许慎《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来确定“礼”之起源,这一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许氏讲的是“礼”字的起源,不是讲礼的起源。汤教授对“礼”的界定是:礼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际交往中的规范与准则。因此有了人,便有人际关系,有人际关系便有人际交往,有人际交往便有交往规范与准则,于是礼便产生了。人神关系实际则是人际关系的折射。神的出现,表示原始宗教的产生,原始宗教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的产物,因此,人神关系的产生晚于“礼”的产生,在讨论礼产生问题时可以不考虑人神关系。礼制则是由权力机构颁布的人际与集团之间的各种交往的有关规范与准则。礼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较高文明,有了权力机构之后才出现的,远远晚于礼的产生时代。
汤教授进一步指出:具体行用于交往双方之间的是礼仪,它通过仪节(仪式过程)、仪态(双方形体姿势、礼容等),有时也借助器物(礼器)来加以表达。礼器必须附属于具体对象和礼仪形式才有“礼”之意义或价值,才成为“礼器”。礼俗关系是指制度之礼(礼制)与民间流行习俗、习惯(即礼俗)的关系。时间上,“俗”早于“礼”;起源上,“俗”来源于人们处理人际各种关系,但它不受制于权力机构,是一种民间自发的“习惯性行为”。制度之“礼”虽来源于“俗”,但它经过权力机构认定,并作为一种制度强迫他人遵行;性质上,“俗”没有“等级意识”,即不存在阶级属性,而“礼”(即礼制)则自产生那天起就具有浓厚的“等级意识”,即存在阶级属性。礼制产生前可称之“礼俗”(原始礼俗),礼制是由权力机构颁布的人际交往、集团与集团交往中的规范与准则,礼俗(原始之礼)与礼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讲座现场
关于先秦时期礼制的分期问题
接着,汤教授对先秦礼制的分期问题作了阐述。他认为:从礼制演化来看,先秦时期可以分为前礼制时期、王国礼制时期、王权礼制时期等三个前后相续的时期。
汤教授指出,前礼制时期非常漫长,大致从人类出现到海岱龙山、红山、良渚诸种文化类型出现之前为止。这一时期是“礼制”形成的前夜,人们交往之间有种种规范与准则。当时人们行用的“礼”可称为习惯、习俗,但称原始礼俗更为准确。这种原始礼俗不需要“权威机构”认定或颁布,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表示着交往双方的关系,以及双方对某种行为模式、某种思想观念的认可。这是前礼制时期原始礼俗区别于后世礼制的最为关键之处。前礼制时期的原始礼俗确实是一种思想、观念的产物,它与后世的礼学思想没有本质的不同。原始礼俗虽然不需要“权力机构”来认定,不同人群之间行用的礼俗也存在诸多差异,但却反映出中华传统礼制发展最初阶段的基本情形。
汤教授借用了王震中先生提出的“邦国—王国—帝国”的中国早期国家演进模式观点,取其“王国”概念,构建了“王国礼制”这一概念。他认为:从礼制演化角度分析,距今约6000年前的海岱龙山文化之后,进入了王国礼制时期。王国礼制是指行用于一定区域、有一定具体规范的礼仪制度,它是由一定区域的权威机构来认定或说颁布的礼制。它是“制度层面”上的礼。王国礼制有“礼仪差序”,出现了礼制的等级观念,不同人等享行不同礼仪待遇,即有阶级属性。诸王国各自行用自己的礼制,诸王国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统一的礼制规定。
王权礼制是以中央王朝礼制为标准,向周边管辖地区扩散的一种礼制形式,它有统一的礼制规范、确定的礼仪形式和礼制的等级差异。王权礼制诞生于夏王朝,发展于商王朝,西周时期趋向于成熟,春秋则是王权礼制衰变和转型的开始,战国是王权礼制向集权礼制转型的时期。汤教授用了大量考古资料与传世文献资料来论证王权礼制的演化与向集权礼制的转型。
最后的提问互动环节,汤教授专业且详实地回答了现场师生关于“王国礼制如何转化到王权礼制”、“礼对现代经济社会、日常生活、治国安邦等有何指导作用”以及“礼的现代价值是什么”等问题。此次讲座,深入浅出、线索清楚、史料翔实,在场师生受益匪浅。通过讲座,大家对礼、礼仪、礼俗、礼制等有了更严格地区分,对先秦礼制的分期问题,以及前礼制时期、王国礼制时期、王权礼制时期有了更全面地认识。
汤勤福教授于2020年11月23日也在岳麓书院主讲过“集权礼制的变迁及其特点”,他指出,这两场学术报告,表达了他对中华传统礼制整个演化过程的分期观点。(文/普庆龄 图/陈永豪)
【汤勤福教授简介】
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中华朱子学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名誉理事。1991年代表国家参加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曾应邀赴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讲学。在《中国社会科学(英)》《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学术月刊》《史学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近200篇,已出版《宋史礼志辨证》、《朱熹史学思想》等9部著作,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论文集、辞典18种,点校古籍20余种。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宋史礼志辨证》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还完成多项省部级项目。
【讲座直播回顾】
礼在先秦时期究竟如何演化?汤勤福教授开讲岳麓书院
http://flive.ifeng.com/live/1002196.html
国学大典人文讲会|汤勤福教授开讲“集权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