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欣 | 海错的大历史:车渠的博物学文化

2023年05月25日 16:55

2023年5月13日下午,浙江大学古籍所余欣教授应邀主讲岳麓书院讲坛第493期,主题为“海错的大历史:车渠的博物学文化”。岳麓书院历史系副教授周金泰主持讲座。

浙江大学古籍所余欣教授

讲座伊始,余欣老师从车渠的物质形态入手,介绍了车渠的种类和外在特征,引导听众思考车渠在古人物质文化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车渠名物考”和《尚书大传》散宜生以车渠赎文王的故事的分析,余老师区分了车渠在古人世界中的几种用途,介绍了作为“珍献”“器玩”与“食材”的车渠;通过曹丕、苏轼、欧阳修等人描写车渠的文字的阐释,展示了“餐桌上的车渠:一部可食用的政治文化史”;还以各地出土文物为主要线索论述了各种车渠制品及其背后的美学观念与道德意识等。

关于车渠的产地和性质,余老师通过详细的考察与疏证,认为早期文献将车渠记录为“西国重宝”是由于车渠经历了长时间的中转与海上贸易,其原产地与中转国之间的界限被模糊。到了宋代,古人对车渠产地的认识发生了从“西域”到“南海”的转向,与实际情况更为契合。

随后,余老师以宁波天封塔出土的车渠及书写其上的供养文记载的作为佛教供养物的车渠及奉献车渠的供养人为例,进一步分析了古代艺术与信仰中的车渠。他谈到,车渠作为佛教“七宝”供养概念的重要部分,在文献和考古发掘中都有重要地位。

讲座现场

最后,余老师阐述了车渠的博物学进路。他认为,关于具体名物的研究应该不囿于物质文化史与艺术史研究的范畴,而应追求对物质性与文本性的超越。车渠即为余老师所作的一项个案研究实验。将仪式性器物视为物象原境、文本记录、宗教体验情感记忆和文化镜像的“统一场”,从知识-信仰-制度整体上思考器物在历史语境中的意义,是余老师在博物学进路上做出的新尝试,他也期待重绘以车渠为代表的器物们作为博物之信仰实践生成与衍变的场域及其世界图景。

在讲座互动环节,余老师回答了听众提出的关于车渠海外材料、车渠的运输史等相关问题,现场听众受益匪浅。


主讲人简介

余欣,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曾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巴黎高师、普林斯顿大学、京都大学访问教授。研究领域为敦煌学、博物学、写本文化与中古知识社会史。著有《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Savoir traditionnel et pratiques magiques sur la Route de la Soie(《丝绸之路上的传统知识与方术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