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启动 名家发声关切疫情危机
2020年,人类不得不集体面对一场空前的生存危机与文明危机。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近半年,从经济民生到国际关系,未来能否依循现有常识前进,显然还无法轻下结论。而疫情正在迫切拷问着每一个人:现有的医疗手段、科技水平、制度秩序、道德理性,有没有能力保护人类平安度过这场大劫?古今中外已有的精神资源,能不能为突如其来的灾难提供良方解药?
“致敬国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2020年5月20日在线启动
2020年5月20日,第四届“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在线启动,力邀海内外知名学者和各界精英,共同探讨特殊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挑战与现实价值。作为两年一度的大型文化公益盛典,本届国学大典主题为“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担纲总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辞书学会等九大机构提供学术支持。主办方希望在这个非常之年,汇聚文化思想精英,激活传统智慧资源,去复古悬空之议,直面当下危机现实,探寻匡时济世之方,推动文明之间的正向交流。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第四届国学大典将组织评选全球华人国学奖,包括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新秀奖及国学传播奖,并针对疫情背景下的民生问题、心理建设问题、文明冲突等问题举办系列高峰论坛和人文讲座,以更多元的方式探索国学传播与文化创新的路径。作为活动最高潮的颁奖盛典,将于今秋在北京举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国学奖的奖项设置、评选规则也根据今年的特殊形势作了修订。学术评奖在往届已有的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之外,增设了“国学新秀奖”,以激励更多青年学者深入研究、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面向大众的国学传播奖,则加大了“激活传统资源、推广国学教育、服务社会民生、推动文明互鉴”等关切现实的权重。
耄耋之年的许嘉璐先生在给组委会的信中指出,现在推出国学大典正当其时,与今天的时代精神非常契合,内涵也很宏远,“重建斯文”的提法,实际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必需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在继承和创新上下功夫。他赞赏本届国学大典对疫情变化、复工复学、经济民生等问题的关切,并特别指出,中国历史上“空疏”与“清议”屡见不鲜,本届国学大典明确提出要去“复古”和“悬空”之议,非常及时,有助矫正只言古不言今、不关注当代和世界的风气,对扭转学界偏误、启迪青年后学都有积极意义。
“致敬国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启动,国学名家、文化名流和传播达人在线襄赞
名家名流罕见齐发声 直面疫情危机下的文化责任
与以往国学大典启动仪式不同,第四届国学大典因疫情影响,采取在线启动的方式。以寄语、海报、视频等方式襄赞启动仪式的,既有海内外著名学者,也有文化名流和传播达人,阵容可谓壮观。
http://ylsy.hnu.edu.cn/info/1029/6540.htm
2020年“致敬国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在线启动视频
本届国学大典发布的线上启动主视频,以2020年新冠疫情为叙事背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变”与“常”的角度追问文明危机,唐翼明、葛承雍、朱小健、朱汉民、邓立光、肖永明、杨雨、方文山、赵普、李玉刚、连达、彭敏等学者名流在视频中分享了自己对国学的理解与现实关切。
中南大学文新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杨雨认为,她心目中的传统文化,不是只停留在某个遥远的过去,而是对现在依然有着观照现实、引领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冠军彭敏说,国学传承历史,也要面向现在和未来。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小健疾呼,越是遇到艰难险阻,我们越是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所教授葛承雍强调,在今天世界向新的大变局和各种思想的激荡时,我们更应提倡文明互鉴。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普也在寄语中呼吁,文明不分国界,互鉴推动传承,特殊时节更需要宽容、勇气、爱和智慧。
国学大典主要发起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朱汉民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对非常之年继续主办国学大典的意义做了阐释。他们指出,致敬国学,就是希望传承中国古典学的知识传统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研究国学,传播国学,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加以创新。敦和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陈越光说,文化是人的本质的成因,非常时刻,更需要我们展现人的本质。凤凰网总编辑邹明则表示,他深信文化能够生生不息。
郭齐勇(左)唐翼明(中)戴建业(右)
另外,早在启动之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长江书法研究院院长唐翼明,著名网红教授、古诗词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香港中文大学国学中心主任邓立光,著名作词人方文山,厦门筼筜书院山长王维生等多位嘉宾还接受了凤凰网专访。
直面全球疫情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郭齐勇、唐翼明、戴建业等三位身处武汉的著名学者,不约而同地强调文化层面的反思。郭齐勇认为,“疫情是人类面临的大灾难,大危机,给中国的人文学也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人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应对现实危机:改革体制,防止撕裂,养育心性,天人合一。”
唐翼明教授将这次世纪疫情看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严重警告,他说,“面对这场疫情,我觉得我们必须严肃反思,不仅中国人要反思,全人类都要反思。”“我们应该向东方的传统智慧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智慧寻求帮助和矫正,敬畏大自然,效法大自然,与人类周围的环境融洽相处。”
戴建业表示:“我们应该用一种坦荡、博大的胸怀,勇敢诚实地面对历史和现实,来承认我们的文化和现实中的不足。”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是有博大的胸怀和气度的。一个社会越是对文化宽容、吸纳,就说明这个社会越有活力。”
邓立光(左)方文山(中)王维生(右)
香港中文大学国学中心主任邓立光强调在当下大力推动国学的必要性。“我们更需要明确的接续传统的尚德精神,作为我们文化复兴的成果之一,而接续传统就需要成系统的国学教育,这是今天我们赋予国学教育的重大使命。”
在方文山看来,现在越发感觉到复兴传统文化的必要。“社会的基本需求满足了,就会往追求精致化方向去发展。这就要寻根,寻到最后发现传统的一些东西是好的,就会回归。”
厦门筼筜书院山长王维生认为,“疫情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人们的活动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在发生极大改变,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需要改变……国学传播也要因应现实,走新走心,拥有现代诠释与转化的能力,让人们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战胜疫情的力量,提升精气神。“
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 “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新秀奖” 评选方案https://cci.ifeng.com/c/7wbb0qJC10i
致敬国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 “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评选细则https://cci.ifeng.com/c/7wballHNB2W
【延伸阅读】“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简介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全方位崛起,“文化自信”的呼声空前高涨,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实价值,正成为中国官方与民间,乃至海外华人的自觉行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014年,“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应运而生,旨在推动海内外华人共同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守护全球华人的文化血脉与精神家园。国学大典广邀海内外知名学者、各界精英与广大网友评选全球华人国学奖(包括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传播奖),组织国学讲坛、跨界文化论坛、祭孔大典、国乐节、颁奖盛典等系列活动,向中华文化之精髓的国学致敬,向往圣先贤与当代硕儒致敬,向身体力行传播国学的文化同道致敬。
在2014年、2016年、2018年先后举办的三届国学大典上,饶宗颐、李学勤、张岂之、叶嘉莹、星云大师、杜维明、成中英等大儒名宿分获国学终身成就奖、年度海外影响力奖等重量级个人奖项,李泽厚、杜维明、汤一介、孙机、陈来、蔡志忠等近百位卓越学者、文化精英以及孔子学院、故宫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华书局、筼筜书院等机构组织荣膺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和国学传播奖。学术界与社会大众空前互动,数以亿计的网友踊跃参与,使得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人文盛典与思想盛宴。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守正出新的国学,面向未来的大典。”
凤凰网总编辑邹明:“我们深信文化能够生生不息。”
敦和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陈越光:“文化是人的本质的成因,非常时刻,更需要我们展现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