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新秀奖”评选方案
一、评奖背景
2020年5月至11月,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再度联袂主办“致敬国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本届主题为“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希望当此非常之际,借新视角、新思维、新技术、新成果、新传播手段,拓展国学外延,砥砺青年后学,激活传统文化之一切有裨于今人者;以学术、传播、公益联动文旅、文创、文博等多方力量,激活文化资源,助力经济民生,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之正向交流。
活动期间将设系列人文讲座、高峰论坛、全球华人国学奖评选、国学盛典等活动,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学术机构、影响力华人媒体以及广大网友,共同评选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奖之“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新秀奖”、“国学传播奖”等奖项。
本届大典由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出任总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辞书学会等九大机构出任学术支持单位。
按照国学大典组委会工作安排,“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奖”之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新秀奖评选活动仍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具体负责组织和开展。
二、组织机构
1、联合主办单位:
岳麓书院凤凰网 敦和基金会
2、学术支持单位: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 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辞书学会
3、专家推荐委员会:由九大学术支持单位代表和主办方从海内外聘请的200至300名国学领域专家学者组成。
4、专家评审委员会:由25名学者组成。其中学术支持单位学者代表9名(每个学会各1名),主办方在国内外聘请的相关领域学者15名,秘书长1名。入围本届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新秀奖的专家,根据回避原则不进入本届专家评审委员会。
三、奖项设立
1、国学终身成就奖(大陆与海外各1名):表彰长期从事国学研究且成就卓著、德高望重的健在华人学者。前三届获奖者不参评。连续三届获得国学成果奖的学者,直接列入国学终身成就奖候选人,并礼聘为“全球华人国学大典荣誉顾问”。
2、国学成果奖(共24部著作):表彰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初次公开出版的对国学传承与创新有重要贡献且著者健在的国学研究著作(含古籍整理)。参评者不限年龄。在此期间,再版或重印、影印的著作不参评,已获前三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的著作不参评。连续三届获得国学成果奖的学者,鉴于其卓越成就,不再参评国学成果奖。
3、国学新秀奖(共10位):表彰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在国学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评选程序总体上参照国学成果奖评选,增加“候选人综合情况搜集”环节,即专家推荐委员会推荐(青年学者+代表著作)、候选人综合情况搜集(组委会搜集+候选人自行提供)、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
备注:上述奖项具体评审细则在专家评审委员会上讨论通过。为保证评奖的公平、公正,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作为评选组织方不参评。
四、评选程序
评奖活动经过筹备、推荐、统计、评审及颁奖等五个阶段。
1、筹备阶段
在本届国学大典启动前,国学大典组委会经过交流和讨论,制定本届国学奖的评选方案,明确评奖的主要程序及组织方式。组委会在前三届推荐专家学者基础上,聘请致力于中华文化研究的海内外专家学者,涉及文史哲等多学科,拟定本届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新秀奖推荐专家委员会名单。
2、推荐阶段
在本届国学大典启动时,在国学大典专题网页上公布《致敬国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奖评选方案》,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之后向拟邀请推荐专家发送评奖邀请函,实名推荐出“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新秀奖”海选名单。专家推荐采用实名制,每位专家推荐国学终身成就奖候选人2位(大陆和海外各1位)、国学成果奖候选著作10部左右、国学新秀奖5人左右。为保证推荐工作的更大普遍性,各学术支持单位以及与国学相关的一级学会,可直接各推荐1部著作进入国学成果奖、国学新秀奖入围名单。填好的推荐表反馈至第四届评奖专用邮箱sijieguoxuedadian@qq.com。推选截止日期为8月31日。
3、统计阶段
在本届国学大典颁奖盛典前两个月,组委会根据推荐专家委员会的实名推荐情况,按得票总数拟定国学终身成就奖入围名单4名(大陆和海外各2名),国学成果奖入围著作50至70部、国学新秀奖入围学者20至30位。
4、评审阶段
在本届国学大典颁奖盛典前一个半月,由岳麓书院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经过讨论和评选,初步确定本届国学大典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新秀奖获奖名单。
5、颁奖阶段
在本届国学大典颁奖盛典上,组委会现场揭晓获奖名单,并给获奖者颁奖。
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
“致敬国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组委会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