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国学大典人文讲会第三场 | 李伯重教授解读“经济史上的丝绸之路”
11月1日下午3时,岳麓书院讲坛第428期暨“致敬国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名家讲学专题系列之第三场人文讲会开讲,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伯重先生应邀主讲“经济史上的丝绸之路”,岳麓书院历史系于振波教授主持讲座。来自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及社会人士共130多人到场听讲。本期讲座由凤凰网“风直播”平台全程线上直播,在线听讲达30.1万人次。
李伯重先生
“丝绸之路”一词,为当今国人乃至世界耳熟能详。在接近两千年的漫长时期中,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具有不同种族、信仰以及文化背景的君王、军人、商人、学者、僧侣、奴隶等行走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与灾难。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全球史。那么,“丝绸之路”究竟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全球经济史视野中的“丝绸之路”到底呈现何态?它在思想、文化、艺术、技术等方面扮演着什么角色?本期讲座主要围绕“今日的‘丝绸之路热’”、“何为‘丝绸之路’”、“世界史上最艰难的道路”、“为什么是丝绸”、“文化交流史上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另外一面”等六方面展开。
一、今日的“丝绸之路热”
讲座伊始,李教授从当今的“丝绸之路热”切入,以三个时间段(1949-1979、1985-2000、2000-2014)为例,指出其所涉及学科分布主要体现在旅游、中国古代史、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考古、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其研究层次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社科)、工程技术(自科)、基础与应用基础(自科)、行业技术指导(自科)、高级科普(社科)等方面,由此可以看到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丝绸之路”这个话题变得越来越热。在这个“丝绸之路热”中,国内外研究成果都非常丰硕,中、英、日、法、俄、德各种语种的论著大量涌现,令人目不暇接。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视角为我们深入解读“丝绸之路”提供了保证。
二、何为“丝绸之路”
关于“丝绸之路”这种称呼,在国际学界存在诸多争议,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应当称之为“棉布之路”“香料之路”“瓷器之路”“茶叶之路”“黄金之路”“玉石之路”“良马之路”“皮货之路”“海贝之路”等。李教授指出“丝绸之路”一词,并不是自古有之,也不是中国人提出,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其1877年出版的《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第一卷中创造了“丝绸之路”这一名词。他在书中提到,公元2世纪,即中国的汉代和西方的罗马帝国时期,存在一条从汉代中国首都长安到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地中海东岸的商道。这条道路上的主要物流是丝。他把这条中国丝绸输出到中亚、西亚,最终到达欧洲的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其定义为:第一,是一条从中国到地中海世界的横跨欧亚大陆的陆路;第二,公元2世纪左右才出现的;第三,这条路上主要的贸易商品是丝。这就是讲座主要探讨的丝绸之路,而不包括今天我们泛化的“海上丝绸之路”。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综合考察”研究规划,计划自1987至1997年,以十年时间实施“丝绸之路”多条路线的综合考察。进而做出了定义,指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跨越陆地和海洋的贸易路线网络,其范围涵盖了地球的很多部分,其时间则从史前到今天。沿着这些路线,拥有不同文化、宗教和语言的人们相遇,交换思想和彼此影响。这些广大的网络所承担的,不仅是货物和贵重商品的交流,而且人口的持续流动和混合也带来了对欧亚人民的历史和文明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思想、文化和宗教。此后,“丝绸之路”这一名称被广泛接受并使用。
讲座现场
三、世界史上最艰难的道路
李教授指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并非一条直达的“洲际大通道”,而是五段连接的道路,跨越欧亚大陆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路,是一条漫长、艰难之路。丝绸之路上诸多的邦国与政权,经常处于争战之中。在玉门关之外,商人极易遇到强盗。唐代玄奘法师和明代传教士鄂本笃,都曾在道路中遭遇抢劫之险;马可·波罗过荒原时,须备足一个月食物,穿最窄处需一个月时间,穿最宽处则需一年时间;一位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兰传教士也说过,加入贸易大商队,一直要到嘉峪关之后方才安全。所以周密记载,回回来到中国后皆以中原为家,不复回归故国。罗伯特(Jean-Noel Robert)指出:在罗马帝国时代,丝绸之路沿途所经之地区政治相对稳定,因此无论怎样困难,东西方之间的道路还是通贯了近两个世纪。但是公元3世纪以后,世界陷入一片混乱,安全得不到保证,贸易也随之越来越少。总之,丝绸之路可谓是“世界史上最艰难的道路”。
四、为什么是丝绸
为何丝绸成为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不二选择?李教授引《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谚曰: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他强调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有三点必须重视:一是陆上贸易路线容易被一些兴废不常的地区强权控制。二是陆上长途贸易是高成本、高风险的生意。只有某些价值高、重量轻和易运输的奢侈品能够承担高昂的贸易成本。这些奢侈品主要包括贵金属、珠宝、丝绸、香料。三是陆上跨国贸易和朝贡关系密切相关。一旦朝贡关系变化,贸易也随之变化。
李教授指出,中国的丝很早便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长途贩运到达罗马,但数量不会很大。中国可以从丝绸之路上买回哪些商品呢?据伊朗历史学家阿里·马扎海里的研究,中国人在与西亚的贸易中,仅偏爱波斯马,其余进口的“西域”货物如玉石、白银、羊毛织物等,但不很多。由于中国输入的商品主要是马匹,对其他商品的需求较少。因此,阿里·马扎海里提醒大家注意“来自穆斯林一方的使节、商队比来自中国一方的要多得多”,主要是因为伊朗和伊斯兰世界需要中国的商品,但中国可以离得开“西域”。这种贸易是一种单向的贸易,由于存在“贸易逆差”的问题,因此便不能持久。事实上,中国和主要邻国的贸易中,商品需求仍然是马匹,但主要来自蒙古高原,因此丝绸之路不再重要。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指出:“长期贸易主要是奢侈品的交换,丝(后来又有茶和瓷器)是中国的输出品。金、玉、良马,喀什以西的五金、葡萄干一类的珍味,奴隶、歌女、乐工等都输入中国”。总的情况是,中国的技术比外国发达,所以从生产上看,中国不需要和胡人进行贸易。18世纪英国人来中国贸易时情况依然如此,需要用鸦片来平衡贸易。在这种商品格局下,这种贸易一是规模不可能大,二是不可能持久,所以这种贸易是时断时续进行的。
李教授强调,中国与丝路沿途各国(或政权)之间的朝贡贸易是一种官方贸易,是中国中央王朝笼络其他国家(或地方政权)的一种政治手段。这种贸易完全取决于有关国家(或者政权)之间的政治关系,因而不是真正的商业活动。由于朝贡贸易不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也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贸易性质。中国中央王朝在朝贡贸易中都实行“厚往薄来”的政策,使得这种贸易成为中国政府的沉重财政负担。美国汉学家费正清(John Fairbank)评价中国朝廷从朝贡贸易中得到了地位,所以它主要是外交手段。这种贸易完全是国家行为,不是经济行为,因此不能把它算作贸易。而国家对丝绸之路安全的维护,也主要是为了国家安全,不是为了商业贸易。
此外,古代时候长途贸易中主要依靠骆驼运送货物,因而价值高、体积小、不易损坏、容易搬运的丝绸成为了不二之选。高成本、高风险而又没有太多商品可以购买。丝绸之路上主要是朝贡贸易,厚往薄来。这是从经济史的角度看丝绸之路的一面。
五、文化交流史上的丝绸之路
李教授指出,“丝绸之路”是文化、思想与宗教交流之路,它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公元2世纪左右,佛教、基督教、犹太教、摩尼教、祆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些宗教的发源地都不在丝绸之路上,但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些宗教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东汉时,佛教已传入中国,最早的佛寺——白马寺(始建于公元68 年)、蒙山大佛(建于公元551年)和龙门石窟(公元493年),都是佛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迅速的明证。印度僧人东来传教,中国僧人西去取经,就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上行进的。基督教中的景教在唐代时传入中国,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可以得知,唐代时景教已经传入中国,并在长安建立了主教区和寺庙。犹太教的遗迹也在中国存在,在开封曾经有犹太会堂。开封犹太人于宋代时经商来到开封,他们在此定居下来,参加科举,并逐渐被同化。至于伊斯兰教,其传入中国的时间远比公众认为的要早,大概在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10世纪,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清真寺——北京牛街清真寺。
这些宗教交流也带来了不少文化艺术的内容,比如唐朝人最喜欢看的舞蹈之一胡旋舞,还有很多西方的音乐、乐器等大量传入中国,各种宗教的交流主要是由西向东地传入中国,而中国由东到西输出的主要是技术,如四大发明。因此,从汉朝到元朝,丝绸之路扮演的重要角色就是思想、文化、艺术、技术等方面的交流。
六、丝绸之路的另外一面
除了贸易与交流,李教授也剖析了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消极影响,丝绸之路上也上演过冲突和战争,甚至可怕的、灾难性的流行疾病(鼠疫、黑死病等)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丝绸之路无疑是一条思想、文化、艺术、技术甚至疾病交流之道。“丝绸之路”亦呈现出多面性。李教授引用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的一段话阐明:“丝绸之路”也是“信仰之路、基督之路、变革之路、和睦之路、皮毛之路、奴隶之路、天堂之路、地狱之路、死亡之路、黄金之路、白银之路、西欧之路、帝国之路、危机之路、战争之路、黑金之路、妥协之路、小麦之路、屠杀之路、冷战之路、美国之路、霸权之路、灾难之路和悲剧之路”。
随后,李教授分析了丝绸之路终结的原因:明代嘉靖初年,御史向皇帝提出中国人并未从与番人的贸易中得利,反而受害,因此建议“闭关绝贡”,虽然朝廷并未表态,但不久关西七卫全部撤离,这一行动可以认为是丝绸之路的终结。此时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始,海上商路取代了丝路的地位。到了清代,丝绸之路的作用已经很小,与中亚的交往也寥寥可数。
最后,李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法国著名的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有言,文明的历史是对古代史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也指出,今天我们建设“一带一路”,要考虑外界因素。不要以为,因为历史上有“丝绸之路”,我们今天就一定也能建得起这样一条路来,或者我们就完全可能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样去看历史,就可能产生误读。我们要努力与各国形成互惠互利、共赢多赢的关系。
讲座结束后是提问环节,李教授针对现场同学们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翔实精准的解答,在场师生受益匪浅。通过此次讲座,大家对丝绸之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深入的理解。
讲座开始前,现场还举行了岳麓书院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岳麓书院副院长陈仁仁教授向李伯重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请李教授指导书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
颁发“岳麓书院客座教授”聘书
本期讲座系“岳麓书院讲坛·第四届国学大典专题系列”第三场人文讲会。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于今年5月20日正式启动,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贵州心悠然酒业战略支持。主办方将组织评选全球华人国学奖(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传播奖及国学新秀奖),并针对疫情背景下的民生问题、心理建设问题、文明冲突等问题举办系列高峰论坛和人文讲会,以更多元的方式探索国学传播与文化创新的路径。为此,岳麓书院、凤凰网特策划和组织了“岳麓书院讲坛·第四届国学大典专题系列”,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登坛开讲,通过线上直播与线下讲坛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希望在这个非常之年,汇聚文化思想精英,激活传统智慧资源,去复古悬空之议,直面当下现实危机,探寻匡时济世之方,推动文明之间的正向交流。(文/普庆龄 图/陈永豪)
【李伯重教授简介】
李伯重,1949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81年和1985年分别从厦门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批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尔后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先后供职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现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并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理工学院、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客座教授,以及美国国会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美国全国人文学中心、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的客座研究员。
【讲座直播回顾】
“丝绸之路”为经济带来了什么?北大李伯重教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