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0年10月21日 12:31

学科代码: 0602     学科级别: 一级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本学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应满足以下要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操守、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

2.具备扎实的史学理论基础和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熟悉本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前沿,能阅读并熟练运用中外文历史文献,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3.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严谨的学术思维、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能独立从事高水平的历史研究并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

4. 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科研、教学、宣传、出版、管理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名称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现代史

3

历史文献与出土文献

4

中国经学史

5

中国思想史

6

中国书院史

三、学习年限

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普通招考博士生的基本学制为4年,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基本学制为5年(其中博士阶段不少于3年)。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含创业、休学和保留学籍)为8年(硕博连读生含硕士阶段)。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生培养方式以学术研究工作为主,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学术交流及研讨,着重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指导,注重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

3.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研究兴趣和发展取向,指导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督促和检查研究生的课程修读情况,指导研究生开展文献阅读、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综合考试、论文开题和中期检查等必修环节。

4.学院加强培养环节的规范管理、全程监控、自我评估,把抓督查、抓执行贯穿管理全过程。完善教学评价检查和反馈机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培养过程节点管理,强化学业预警机制,提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严格把控学位论文开题审核、中期检查、论文预答辩、论文送审等环节的管理,强化论文选题的前沿性、论文内容的创新性、论文写作的规范性。

5.课程与其他必修环节的学分要求如下(不包括学位论文):

学生类别

总学分

课程(12

必修环节(5

公共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方向课程

文献阅读

学术活动

社会实践

综合考试

开题报告

中期检查

博士生

17

2

4

6

2

1

1

0

1

0

五、课程学习

1.博士生课程要加强政治引领,拓宽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公共课要注重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科基础课要结合学科前沿和研究方向开设方法论课程,根据学科交叉研究需要设置跨学科课程。学科方向课要重视通过对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的案例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课程学习形式可采取课程讲授、课堂讨论、学术报告、读书笔记、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

2.博士生课程学分不少于12学分。公共课必修《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学科基础课不少于4学分,必修《学术与职业素养课》(1学分;如硕士阶段已修,可申请免修)。跨专业报考的博士生,根据培养方案规定修读2门本学科硕士学科基础课程。

中国历史 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要求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时间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课

20001D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1

考试

必修

20002D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

1

1

考试

选修

 

A2016001D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

1

1

考查

必修;如硕士阶段已修,博士阶段可免修

A2016015D

经学史研究

3

1

考试

至少选1

A2016016D

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

3

1

考试

A2016017D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题

3

1

考试

A2016018D

秦汉史专题

3

1

考试

A2016019D

书院文化研究

3

1

考试

A2016020D

中国学术史专题

2

1

考查

至少选3

A2016030D

宋明儒学研究

2

1

考查

A2016031D

中国经学思想研究

2

2

考查

A2016032D

中国近现代宪政问题研究

2

2

考查

A2016033D

简帛文献研究

2

2

考查

A2016034D

书院研究前沿与文献研读

2

2

考查

A2016035D

出土文献材料研读

2

2

考查

A2016036D

楚简与楚文化

2

1

考查

A2016037D

秦汉数学文献专题

2

1

考查

A2016038D

夏商周考古研究

2

2

考查

A2016039D

商周铭文研究

2

2

考查

补修课程

课程1

导师确定

0

 

考查

跨专业报考博士生必修

课程2

导师确定

0

 

考查

必修环节

文献阅读

如果阅读文献为研究论著,需要提交1篇书评;如果是史料,需要提交1篇史料研读札记

2

 

考查

必修

学术活动

 

1

 

考查

必修

社会实践

 

1

 

考查

必修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

 

0

 

考试

必修

开题报告

 

1

 

考查

必修

中期检查

 

0

 

考查

必修

六、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2学分)

文献阅读是博士生了解和掌握学术动态的基本途径,提高文献阅读水平是培养博士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博士生应完成本学科及导师指定的经典必读书目和重要专业学术期刊的研读,并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导师负责研究生文献阅读的指导、检查与考核。一般应于博士阶段前三学期完成,由导师评分并提交成绩。

2学术活动(1学分)

学术活动旨在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进展。博士生在读期间应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和学术夏令营等,,其中至少2次在本学科领域的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每学期应撰写学术活动小结,注明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经导师审核认可后,交学院审核备案。一般应于博士阶段第六学期前完成。

3社会实践(1学分)

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社会意识、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是培养、锻炼、检验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博士生开展课程助教、志愿服务、科技服务、社会调研、兼职辅导员等实践活动。一般应于博士阶段第六学期完成。须提交实践报告,由院研究生培养办组织相关老师考核

4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是在博士学位论文开始前或初始阶段,考查博士生是否基本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是否具备进行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考试一般在博士阶段第三个学期进行。成绩不合格者,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者,取消学籍作退学处理,直接攻博生或硕博连读生经申请可转为硕士研究生。

5开题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开题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一般应于博士阶段第三个学期开展。学院成立研究生论文开题评议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审查评议,评议合格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评议小组由3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对选题价值、选题难度、论文工作量、研究可行性、研究生综合能力等进行评价,并给出明确评议意见。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经评议小组评审合格后可开展论文工作。

6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是加强学位论文管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学位论文工作的阶段性督促和检查。由学院组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博士生应于申请答辩前一年开展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合格者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不合格者,由学院在三个月内对其进行重新考核,重新考核通过者,继续攻读相应学位。如重新考核仍未通过,则不能继续作为研究生培养,按肄业处理。除保密论文外,中期检查应公开进行。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研究生应根据学术规范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具体格式规范按照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文件执行。

 

修订专家名单:杨代春   闫建飞  刘志刚  余露 于月

 

学院学术(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签名:            

学院公章

 

日期: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