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602 学科级别: 一级
一、 培养目标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满足以下要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操守、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
2.具有较扎实的史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素养,熟悉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能较熟练地运用中外文历史文献,具备较好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严谨的学术思维、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能够相对独立地从事历史学研究。
4.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科研、教学、宣传、出版、管理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序 号 |
研究方向 |
1 |
专门史 |
2 |
中国古代史 |
3 |
中国近现代史 |
4 |
历史文献学 |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创业、休学和保留学籍)为5年。
四、指导方式
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指导,注重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
3.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研究兴趣和发展取向,指导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督促和检查研究生课程修读,指导研究生开展文献阅读、学术活动、社会实践、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检查等必修环节。
4.加强培养环节的规范管理、全程监控、自我评估,把抓督查、抓执行贯穿管理全过程。完善教学评价检查机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培养过程节点管理,强化学业预警机制,提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严格学位论文开题审核、中期检查、论文送审等环节的管理,强化论文选题的前沿性、论文内容的创新性、论文写作的规范性。
5.课程与其他必修环节的学分要求如下(不包括学位论文):
学生类型 |
总学分 |
课程(28) |
必修环节(5) |
||||||
公共课程 |
学科基础课程 |
学科方向课程 |
文献阅读 |
学术活动 |
开题 报告 |
中期 检查 |
社会实践 |
||
硕士生 |
34 |
6 |
11 |
12 |
2 |
1 |
1 |
0 |
1 |
五、课程学习
1.硕士生课程要加强政治引领,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公共课着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外语能力培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鼓励开设有针对性的专业外语课程。学科基础课应体现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推进海外教授和校内教师相结合的全英文教学,原则上采用考试形式。学科方向课要加强各研究方向课程模块设置,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倡导案例式、研讨式、实验(实践)教学、在线课程等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2.硕士生课程学分不少于29学分。公共课不低于6学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英语、人文素养类课程。学科基础课不低于12学分,必修《学术与职业素养课》(1学分)、《中国史学前沿》(2学分);学科基础课学分可以替代学科方向课(不超过4学分)。跨专业报考的硕士生,根据培养方案规定修读2门本学科本科基础课程。
中国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要求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时间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公共课 |
20001M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1、2 |
考试 |
必修 |
20003M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1、2 |
考试 |
人文社科必修 |
|
20004M |
研究生英语 |
2 |
1、2 |
考试 |
必修 |
|
20005M |
人文素养类课程 |
1 |
1、2 |
考查 |
必修 |
|
学 科 基 础 课
|
A2016001M |
学术与职业素养课 |
1 |
2 |
考查 |
必修 |
A2016060M |
中国史学前沿 |
2 |
1 |
考试 |
必修 |
|
A2016061M |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 |
2 |
1 |
考试 |
必修11学分 |
|
A2016062M |
英文学术规范与研究基础 |
2 |
1 |
考试 |
||
A2016063M |
日本东洋学经典导读 |
2 |
2 |
考试 |
||
A2016064M |
先秦史专题 |
2 |
1 |
考试 |
||
A2016065M |
秦汉史专题 |
2 |
1 |
考试 |
||
A2016066M |
魏晋南北朝史专题 |
2 |
1 |
考试 |
||
A2016067M |
隋唐五代史专题 |
2 |
2 |
考试 |
||
A2016068M |
宋史专题 |
2 |
1 |
考试 |
||
A2016069M |
蒙元史专题 |
2 |
2 |
考试 |
||
A2016070M |
明史专题 |
2 |
2 |
考试 |
||
A2016071M |
清史专题 |
2 |
2 |
考试 |
||
A2016072M |
晚清史专题 |
2 |
1 |
考试 |
||
A2016073M |
民国史专题 |
2 |
2 |
考试 |
||
A2016074M |
晚清思想史专题 |
2 |
1 |
考试 |
||
A2016075M |
民国思想史专题 |
2 |
2 |
考试 |
||
A2016076M |
近现代史料学专题 |
2 |
1 |
考试 |
||
A2016077M |
史学史专题 |
2 |
1 |
考试 |
||
A2016078M |
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专题 |
2 |
1 |
考试 |
||
A2016079M |
中国经学史专题 |
2 |
1 |
考试 |
||
A2016080M |
宋明理学史 |
2 |
2 |
考试 |
||
A2016081M |
近三百年经学史 |
2 |
2 |
考试 |
||
A2016082M |
历史文献专题 |
2 |
1 |
考试 |
||
A2016083M |
《四库全书总目》研读 |
2 |
1 |
考试 |
||
A2016084M |
东亚汉籍文献研究 |
2 |
2 |
考试 |
||
A2016085M |
版本学研究 |
2 |
1 |
考试 |
||
A2016086M |
目录学研究 |
2 |
2 |
考试 |
||
A2016087M |
中国历史地理 |
2 |
2 |
考试 |
||
学 科 方 向 课 |
A2016090M |
甲骨文与殷商史专题研究 |
2 |
2 |
考查 |
选修12学分 |
A2016091M |
早期中国史研究 |
2 |
1 |
考查 |
||
A2016092M |
汉唐知识史研究 |
2 |
1 |
考查 |
||
A2016093M |
中国古代民族与边疆 |
2 |
2 |
考查 |
||
A2016094M |
7—13世纪中国的宗教、政治与社会 |
2 |
1 |
考查 |
||
A2016095M |
古代中外交流史专题 |
2 |
2 |
考查 |
||
A2016096M |
元史史料精读 |
2 |
2 |
考查 |
||
A2016097M |
蒙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专题 |
2 |
2 |
考查 |
||
A2016098M |
唐宋礼制史专题 |
2 |
2 |
考查 |
||
A2016099M |
中国古代地方社会研究 |
2 |
1 |
考查 |
||
A2016100M |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
2 |
1 |
考查 |
||
A2016101M |
中国古代历法导读(郜积意) |
2 |
2 |
考查 |
||
A2016102M |
《魏晋南北朝史料研读》(单敏捷) |
2 |
2 |
考查 |
||
A2016103M |
《三通》研读(黄晓巍) |
2 |
1 |
考查 |
||
A2016104M |
《唐六典》研读(蒲宣伊) |
2 |
1 |
考查 |
||
A2016105M |
Ming court culture and politics 明代宫廷政治与文化(双语或全英文) |
2 |
2 |
考查 |
||
A2016106M |
现代早期的中外艺术与商业交流(15至19世纪)Art and Trade in Maritime Globalization (from the 15th to 19th Centuries(双语) |
2 |
1 |
考查 |
||
A2016107M |
晚清来华传教士研究 |
2 |
2 |
考查 |
||
A2016108M |
晚清民国学术史研究 |
2 |
2 |
考查 |
||
A2016109M |
现代新儒家思想研究 |
2 |
1 |
考查 |
||
A2016110M |
近代知识史与思想史研究专题 |
2 |
1 |
考查 |
||
A2016111M |
史学理论与方法 |
2 |
1 |
考查 |
||
A2016112M |
中国道教史专题 |
2 |
1 |
考查 |
||
A2016113M |
中国教育史专题 |
2 |
1 |
考查 |
||
A2016114M |
中国政治思想史专题 |
2 |
2 |
考查 |
||
A2016115M |
墨学史专题 |
2 |
1 |
考查 |
||
A2016116M |
书院史专题 |
2 |
1 |
考查 |
||
A2016117M |
中国科举制度史 |
2 |
2 |
考查 |
||
A2016118M |
中国基督教史 |
2 |
1 |
考查 |
||
A2016119M |
中国医疗史(张颖) |
2 |
2 |
考查 |
||
A2016120M |
中国科学技术史(张颖) |
2 |
2 |
考查 |
||
A2016121M |
《春秋》经传研读 |
2 |
2 |
考查 |
||
A2016122M |
《左传》学史研究 |
2 |
1 |
考查 |
||
A2016123M |
乾嘉朴学理论与方法 |
2 |
2 |
考查 |
||
A2016124M |
《说文解字》导读 |
2 |
2 |
考查 |
||
A2016125M |
三礼通论 |
2 |
2 |
考查 |
||
A2016126M |
《周易》文化传播 |
2 |
1 |
考查 |
||
A2016127M |
儒家经典注疏精读 |
2 |
2 |
考查 |
||
A2016128M |
古籍整理实践 |
2 |
2 |
考查 |
||
A2016129M |
简牍研究专题 |
2 |
2 |
考查 |
||
A2016130M |
出土文献研读 |
2 |
1 |
考查 |
||
A2016131M |
文字与书法 |
2 |
2 |
考查 |
||
A2016132M |
古文字学概要 |
2 |
1 |
考查 |
||
A2016133M |
海外中国史研究经典导读 |
2 |
1 |
考查 |
||
A2016134M |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Chinese history 中国历史跨学科研究方法导论(双语或全英文) |
2 |
2 |
考查 |
||
补修课程 |
BX1603M |
中国通史 |
0 |
|
考查 |
跨专业硕士生必修,与本科生同上 |
BX1604M |
中国历史文选 |
0 |
|
考查 |
||
必修环节 |
文献阅读 |
如果阅读文献为研究论著,需要提交1篇书评;如果是史料,需要提交1篇史料研读札记 |
2 |
|
考查 |
必修 |
学术活动 |
|
1 |
|
考查 |
必修 |
|
社会实践 |
|
1 |
|
考查 |
必修 |
|
开题报告 |
|
1 |
|
考查 |
必修 |
|
中期检查 |
|
0 |
|
考查 |
必修 |
六、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2学分)
文献阅读是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学术动态的基本途径,提高文献阅读水平是研究生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学术学位研究生应完成本学科及导师指定的经典必读书目和重要专业学术期刊的研读,并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导师负责研究生文献研读的指导、检查与考核。一般应于硕士阶段第三学期完成,由导师评分并提交成绩。
2.学术活动(1学分)
学术活动旨在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进展。硕士生在学期间需参加6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术夏令营、学术讲座等,其中校外学术活动1次以上。每学年应撰写学术活动小结,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经导师审核认可后,交学院审核备案。一般应于硕士阶段前五学期完成。
3.社会实践(1学分)
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社会意识、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是培养、锻炼、检验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硕士生开展社会调查、科研实习、教学实践、支教扶贫等实践活动,提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开展活动。一般应于硕士阶段前五学期完成,须提交实践报告,由院研究生培养办组织相关老师考核。
4.开题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开题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一般应于硕士阶段第三个学期开展。学院成立研究生论文开题评议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审查评议。评议小组由3~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对选题价值、选题难度、论文工作量、研究可行性、研究生综合能力等进行评价,并给出明确评议意见。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经评议小组评审合格后可开展论文工作。
5.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是加强学位论文管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学位论文工作的阶段性督促和检查。学院组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硕士生申请答辩前半年开展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合格者继续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不合格者,由学院在三个月内对其进行重新考核,重新考核通过者,继续攻读相应学位。如重新考核仍未通过,则不能继续作为研究生培养,按肄业处理。除保密论文外,中期检查应公开进行。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研究生应根据学术规范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具体格式规范按照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文件执行。
修订专家名单:杨代春 、 闫建飞 、刘志刚 、 余露 、 于月
学院学术(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签名:
学院公章
日期:2020年 4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