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娟 | 中非比较视野下的“和合”与“慎独”

2024年06月17日 16:22

2024年6月4日晚,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讲坛·书院教师主讲专场”第41讲开讲。本场讲座由岳麓书院哲学系副教授孙庆娟主讲,主题为“中非比较视野下的‘和合’与‘慎独’”。哲学系副主任、副教授陈之斌主持讲座。

讲座从讨论“中国有无哲学”这一问题开始。孙老师强调并不存在一种哲学的标准样态,本次研究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研究视角,试图比较传统儒学和撒迪厄斯·梅茨(Thaddeus Metz)构建的非洲哲学,由此论证二者虽然都强调关系与和谐,但后者缺乏对个体的应有关切,儒家相较而言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指出梅茨构建单一普遍伦理体系的愿景过于乐观,倡导一种新儒道互补模式下的多元价值体系和谐共存方案。

在对研究对象范围进行说明和限定后,孙老师首先从关系性、美德、道德内涵、和/harmony、家庭五个方面,介绍了儒学和非洲哲学的相似点。她认为中国哲学和非洲哲学都注重关系性或相互性,通过美德的方式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可如同情、仁慈、慷慨等价值元素,将“和/harmony”作为终极目标,且都将家庭视为和谐最具典型的实例。

进而,孙老师详细分析了儒学和非洲哲学的差异。首先,梅茨定义下的“harmony” 概念与儒家的“和”在内涵上并非完全对应。其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谐观没有固有的等级性,而儒家的“和”通过“礼”来维持合理的等级性,追求异质元素之间的“和而不同”;再次,非洲关系伦理认为好的生活是由个人以某些方式与他人联系的结果,具有完全涉他性;而儒家关系伦理虽然认为道德或者自我实现具有很强的涉他性,但同时也包含了对个体必要的关注,这可以从其对“省”“慎独”“隐”等修养手段的肯定得以体现。她还回应了儒家关注个体能否称其为一种关系伦理这一问题,指出了完全涉他性的危害。

讲座最后,她指出对中非哲学的比较研究,并不是要择其一而弃其一、在多元文化之上建立单一的普遍伦理体系,这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具有现实性,同时对儒道互补进行了新价值论的解读。在分析传统互充有无式儒道互补基础上,提出价值配置式儒道互补模式,认为不但不同价值元素之间可以进行互补,不同的价值体系也可以实现互补,这既可以是同一社会里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互补,也可以是同一个人兼顾不同价值体系的互补。

在互动答疑环节,孙老师对现场听众提出的“比较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文本”“价值配置式是否能实现和谐”等问题进行解答,现场讨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