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义军 | 湖南出土楚简的文字、文献及史学价值
2024年10月29日晚,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讲坛·书院教师主讲专场”第五十讲开讲,主题为“湖南出土楚简的文字、文献及史学价值”。讲座由岳麓书院历史学系助理教授何义军主讲,历史学系副教授李洪财主持。
讲座伊始,何老师向听众介绍了湖南出土9批楚简的发掘、公布和研究情况,同时展示了一部分楚文字和楚简记载的文本内容,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
随后,他从文字学、文献学和史学三个方面论述了湖南出土楚简的价值:
1.文字学价值: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异形”的情况,何老师以此为引,列举了楚文字“席”“吾”“再”的诸多写法来说明湖南出土的楚简为文字学者释读晦涩难懂的楚系文字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2.文献学价值:湖南仰天湖楚简的出土证明了《仪礼·既夕礼》古注关于“书遣于策”的记载是可信的。慈利简中有《管子》《宁越子》等古书的佚文,可补传世文献之阙。传世各版本《逸周书·大武》篇关于“武制”的记载不一,《四部备要》本记载“武有六制”,《北堂书钞》本则言“武有七制”,何老师据出土的慈利简内容判断《大武》篇记载当是“武有七制”,《备要》本有脱文。《左传·宣十二年》“荆尸”一词,古来聚讼不绝,学者多采杜预“楚陈兵之法”说,睡虎地秦简《日甲》公布后,学者根据《日甲》中月份名称“荆夷/尸”校正了《左传》中的“荆尸”。由此可见,湖南出土的竹简能够为校正传世文献提供巨大价值。
3.史学价值:夕阳坡楚简中有“越获君率众降楚”的内容,《史记》《越绝书》等记载楚威王灭越后越宗室众庶支散居越地,“越获君”当是越属的一支君主,战国时期楚越关系如何还可以据此继续讨论。
何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严肃活泼,激发了在场听众的极大热情。互动环节,听众踊跃提问发言,围绕讲座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讲座让听众了解到潇湘大地上出土的楚简类别及其巨大价值,为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普及历史知识提供了很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