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宪群 | 简牍与秦汉乡里基层治理研究

2024年11月10日 17:36

10月29日下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卜宪群先生主讲岳麓书院讲坛第570期,主题为“简牍与秦汉乡里基层治理研究”。本期讲坛由岳麓书院历史学系于振波教授主持。

卜所长首先讲述了秦汉乡里基层社会研究的重要意义。他从“秦汉基层社会研究”作为唯一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的历史学热点切入,指出“乡里行政”是“秦汉基层社会研究”的重点,在秦汉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秦汉国家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乡里行政组织的性质与职能,并使这一制度更加严密完善,乡里成为秦汉国家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当今中国秦汉史学界正从国家治理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秦汉基层社会,并聚焦基层社会演变与国家治理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秦汉乡里社会治理特点和秦汉基层治理模式差异及其产生的影响等热点问题展开研究与论述,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进而,卜所长讲述简牍资料的发现对乡里行政研究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由于大批秦汉简牍资料持续性的整理公布和当代社会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历史文化底蕴与现实借鉴需求,秦汉基层社会再度成为学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大量简牍材料的整理与研究,学界对于秦汉乡里机构的设置、文书与行政、社会变化与治理方式的认识逐渐加深。他指出,丰富的简牍材料说明秦汉大一统王朝对乡里人员的流动管控仍然十分严格。乡官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的经济职能等传统结论进一步得到证实,乡里行政与文书的关系也逐渐明朗。在秦汉长时段历史发展过程中,基层社会流动、阶级结构变化与社会组织演变等重大问题与国家治理之间的互动,极大丰富了秦汉基层社会研究的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

最后,在对秦汉乡里行政研究的未来展望中,卜所长认为要尽量避免研究“碎片化”的现象,特别是注意不要陷入简牍研究中盲人摸象的状况,应当注重打通不同时代、不同时段乡里研究的局限而形成贯通性的认识,也应当将理论思考与现实关怀并重,发挥史学经世致用的作用。具体而言,即要将国家权力与乡里秩序相结合,思考如何运用国家权力治理乡里社会,并关注乡里社会秩序的破坏与王朝盛衰周期率问题。他认为,未来我们可以从中国历史整体入手,将秦汉基层社会研究与大一统国家治理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探讨秦汉国家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卜所长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秦汉时期乡里及乡里行政组织的产生和性质、简牍发现对乡里行政研究的促进作用、乡里的社会流动与社会治理等方面问题,听众们感到受益匪浅。互动环节,卜所长回答了听众提出的秦汉士人流动与管理、秦汉史研究热点等问题,加深了大家对秦汉史的了解。

本期讲坛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岳麓书院历史系、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承办。在讲坛开始前,现场还举行《今注本二十四史》(十八种)赠书仪式。(文/书院小生,图/李政沐)

【主讲人简介】

卜宪群,籍贯江苏丰县,出生安徽南陵,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地名遗产文化保护促进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地方志指导小成员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已出版《秦汉官僚制度》《中国魏晋南北朝教育史》《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与领导干部谈历史》《悦己集》、五卷本《中国通史》、三卷本《地图学史》(包括独著、合著、译著、主编)等13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