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超杰 | 小说与历史:虚构文学中的历史追索

2024年11月13日 21:55

2024年11月5日晚,“岳麓书院讲坛·书院教师主讲专场”第五十一讲在湖南大学东楼209室举行,主题为“小说与历史:虚构文学中的历史追索”,由岳麓书院历史学系许超杰副教授主讲,岳麓书院哲学系文晗副教授主持。

许超杰老师首先用傅斯年关于扩充史料的论述引出小说与史料的关系,进而提出,陈寅恪的《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桃花源记旁证》都是将小说史料化的优秀例证。唐长孺虽然作《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反对陈寅恪关于桃花源位于北方的结论,但同样将《桃花源记》作为史料而运用。齐世荣对此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并在《谈小说的史料价值》一文中提出“小说没有个性的真实,但有通性的真实”。

许老师指出,目前史学界中主要有两种运用小说史料的模式,其一为通过小说反映历史的全貌或一部分面貌,其二为通过小说折射出真实的历史事件。他进而提出,将小说作为史料,可以从中解读出相关时代社会风气和社会思想的转变。

而后,许老师以三部小说为例,说明了小说对历史的追索。其一为法国作家加缪的《第一个人》,这本书是具有作者自传性质的小说,主要叙述了一位法籍阿尔及利亚人“雅克”从童年到壮年的故事。许老师指出,这同样也是加缪对自我历史的追索,亦即是对“我”的身份的追寻。其二为中国作家双雪涛的《不间断的人》,本书描写了两名AI人追寻自身历史的过程。许老师认为,本书虽然以科幻的手法描写作为AI“人”的历史,但依旧体现出追索“历史源头”的思想。其三为美国作家阿西莫夫的《最后的问题》,本文讲述了人类向超级计算机询问如何减少“熵”的故事。许老师就此指出,我们对未来世界想象的极点,就存在于我们的历史和记忆中。

许老师最后总结道,这三本小说虽然不是现实的历史,但具有历史意识。通过这三本小说可以看到,对于历史的追索,是属于人类的永恒乡愁。

讲座互动环节,他就现场听众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解答,让听众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