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入学第一课:跟着院长读《论语》

2017年09月05日 16:10

93号下午,在明伦堂报告厅,我院院长肖永明教授为2017级本硕博新生作了题为“与新生分享学习《论语》的点滴体会”的讲座,2017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肖永明教授首先提到岳麓书院是一座千年学府,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其千年的进程中,培养了大批贤人君子。“我们能够与这些贤人君子在同一片空间学习和生活,应该感到无比的荣幸。但在荣幸的同时也应该感到一种责任——发扬书院传统,续写千年辉煌。”

他寄语新生,应该继承书院的传统,注重对经典的研读。在他看来,《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对指导知识分子的修身和治世作用巨大,应该给予重视。

肖永明教授从《论语》论“学”讲起。在《论语》中,有43章提及“学”,“学”共出现65次。关于“学”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解释:1、诵、习,2、觉也,效也。肖永明教授认为,学习是人进入社会的入门券。立身行事、为人处世、治国理政必须学习,要与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有智慧的人交朋友,以小我之智慧接通人类共同的大智慧,引人类的智慧大池浇灌个体生命。

肖永明教授接着谈到,学习是一个“为己”的过程,是为了提高和完善自己,而不应该是“为人”,做给别人看。“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学习之后要用在自己身上,身体力行。在这个意义上,儒学也被称为为己之学。

儒家认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这种德行的修养是靠自己完成的,个人要在不断的修习之中,完成“仁”的内化。儒家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想要达到“仁”,尽心即可做到,即“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中常以君子与小人对举,在肖永明教授看来,君子与小人有“位”的区别和品性的差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人遇到问题应先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怨天尤人。“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要经常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位置相匹配的能力。当能力不够时要多积累,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

最后肖永明教授分享了他对“敬事而信”的理解。“敬事而信”出自《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是讲为政的。但是肖永明教授认为“敬事而信”也可以用于指导个人修养和学习。“敬”所指的谨慎、专一、认真的态度,对个人修养和学习尤其重要。

肖永明教授在分享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之余还表达了对新生的殷切期望,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涯中能够刻苦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知识水平。(文/许绍林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