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书院复兴”——写在第二届“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典礼之前
2016年5月19日,由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凤凰网和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启动仪式暨“重建斯文:国学普及的使命与挑战”高峰论坛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拉开帷幕。国学大典由一系列活动构成,包括“全球华人国学奖”评选和以“亲近国学”为主题的岳麓书院系列讲坛、国学沙龙、祭孔大典、顶级国乐节、国学公益活动等。“全球华人国学奖”的评选是国学大典的主体部分,每2年一届,本月底将在湖南大学大礼堂举行第二届颁奖典礼。届时,将现场揭晓“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研究成果奖”以及“国学传播奖”三大奖项的海内外获得者。“国学终身成就奖”的评选对象为长期从事国学研究、在国学研究领域取得卓著成就的德高望重的健在华人学者。“国学成果奖”的评选对象为近年出版的优秀国学研究专著。两大奖项将邀请数百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评选。“国学传播奖”面向在国学传播领域做出显著成就、社会影响广泛的个人或机构,由凤凰网联合相关媒体机构及国学传播领域的资深专家来组织评选,以网络投票结合推委会与评委会共同评定的方式进行。相比前面两大学术评奖,“国学传播奖”更注重国学与华人大众的生活关联度,通过表彰在国学传播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个人或机构,共推公序良俗的回归与中华文化的复兴。
国学大典的主办单位岳麓书院是一所有着千年历史的著名学府,也是当今国学研究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更是当今“书院复兴”的典范。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历宋、元、明、清相续办学,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一直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镇。在其1040年的历史中,相继涌现出以张栻、王夫之、魏源、左宗棠、曾国藩、郭嵩焘、杨昌济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在晚清的书院改制中,岳麓书院被改为“湖南高等学堂”,与戊戌维新的标杆——时务学堂共同构成今湖南大学的前身。八十年代以后,文物保护与教育教学双管齐下,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在当今大学教育体制下,拥有历史学与哲学两大学科门类,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后完备的教学科研格局,续写着岳麓书院的千年学脉。
千年书院,国学是不变的主角。“国学”这一由民国学者提出的概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逐步崛起而形成一股热潮。值得注意的是,这股“国学热”多选择“书院”这一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作为其载体,这有其必然性。我们知道,书院是新生于唐代的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它源自民间和官府,是书籍大量流通于社会之后,数量不断增长的读书人围绕着书,开展藏书、校书、修书、著书、刻书、读书、教书等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传播的必然结果。书院由唐而宋元明清,经千余年的发展,得以遍布除今西藏之外的全国所有省区,乃至海外,数量至少有7500所以上。它为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书院在“清末新政”中被改为大、中、小三级学堂,作为一种制度暂时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对于这种近乎“一刀切”的书院改制政策在民国时就有学者开始反思,在当今学界更是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即:“清末书院改制,并非历史的必然。”
因此,在当今的国学热潮之下,伴生了书院的再度复兴。据书院史专家邓洪波教授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现存674所古代书院,其中有50所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同时,在这一时期,民间新建书院大量涌现,成为当代书院界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到2011年底,现代实体书院的数量达到了591所,此外又有122所网络虚拟书院。传统老书院与现代书院相加,数量在一千所以上。如今,距前次统计已过五年,我们保守估计,当代的新老书院数量当突破了2000所,超过了明代的书院数量(1962所),更是远超唐、五代、宋、辽、金、元所有书院数量的总和。可以说,书院在当今不仅重获新生,更是走向了新的繁荣。
对于这种新形势下的国学传播方式,尤其是互联网与国学的结合,一直面临“浅薄化”、“浮躁化”的质疑,但是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教授表示两者并不矛盾:“国学既需要有精神的研究,这是基础,同时对国学的传播也非常有必要。其实国学从最早的思想家的思想,变成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准则、行为指导原则,这中间一定是需要传播的方式和手段的。在孔子时代有孔子时代的传播方式,在当代它一定也有适应当代社会、当代技术条件的传播方式。我觉得互联网在我们今天的国学传播当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一定不能离开的。”
另一方面,与“国学热”、“书院复兴”不相适应的是,目前鲜有专为国学而设的奖项,或者说专门的评定机制。“国学研究是当代中国非常重要的学术领域,它涉及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国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我们推出并承办‘全球华人国学奖’,就是希望进一步激励现代学人对国学的创造性研究,推动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自觉传承与发展,更唤起全体中国人,包括全球华人对国学尊重的态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教授如是说,“总之,国学是五千年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的凝聚,包容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所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不仅能够为中华文明的崛起提供重要的支撑力量,还可以为21世纪建构一个新的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
致敬国学,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文:岳麓书院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