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16年全国高校国学论坛之宁乡文化考察活动顺利进行

2016年05月26日 00:00

2016年5月20日,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联合武汉大学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举办的2016年全国高校国学论坛正式开幕。在国学论坛的第二天,与会成员前往宁乡进行了文化考察。本次宁乡文化考察,由宁乡县文物局局长李乔生先生特别讲解,主要参观了何叔衡故居、惠同廊桥、兰花屋场、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云山书院以及关山古镇。

何叔衡故居位于宁乡县城西70多公里沙田乡杓子冲,是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876年5月27日,何叔衡诞生于此。故居为一所普通农舍,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1972年后多次维修,现复原陈列的主要是何叔衡及其父母住房、书房等,以供瞻仰怀念。

Image

一行人参观何叔衡故居

惠同廊桥,又名惠同桥,位于沙田村境内,始建于清朝光绪9年。民国十六年,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长兄玉书倡修茶亭于其上,所以后来也称惠同茶亭,今定名为惠同廊桥。文化考察一行人驻足于此,在仔细观察廊桥构造的同时,也讨热烈论廊桥选址等问题。

Image

惠同廊桥

兰花屋场是湖南典型的民居,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依山傍水,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大小房屋48间,土木砖瓦结构,上下两层,带跑马楼,而跑马楼有利于各户之间的联系,布局严谨,工艺讲究。李乔生局长为同学们解说道,从房屋布局来看,兰花屋场采取的是中国传统的房屋布局,即有中轴线,中间房屋大,偏房小,而且有着湖南典型的防火构造——封火山墙。同学对于封火山墙充满了兴趣,参观中不时与李乔生局长进行交流。

Image

兰花屋场

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位于距宁乡县城约50公里的黄材镇。炭河里遗址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因出土了以四羊方尊为代表的3000余件商周青铜器而被誉为“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经过挖掘,发现这里曾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国都城,举世闻名的四羊方尊等青铜器都出自炭河里,考古人员陆续还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贵族墓葬群和铜器。岳麓书院向桃初教授曾主持挖掘炭河里遗址,被列入“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Image

一行人在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前留影

云山书院,坐落在长沙市宁乡县城西45公里的水云山下,系陕西巡抚刘典(宁乡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倡建。三面环山,佳木葱笼,绿野扩展,沩水流迳,步云桥横跨其上。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曾在此同窗共读、同校任教。谢觉哉还曾在此有过七年任教经历。云山书院的负责人热情地为师生讲解着书院的历史与未来的规划,同学们也在这里感受到了书院发展的蓬勃气息。

Image

考察团一行来到云山书院

文化考察的最后一站来到了关山古镇宁乡县的金洲镇,这里距省会长沙仅28公里。“关山”地名源于三国关云长在此屯兵,与老将黄忠大战于长沙并最终将其收服的历史典故。正是因了关公曾在此驻兵,所以这一带至今仍遗有关山、箭楼村、颜塘村、烈马卧槽、歇气岭等地名。

作为2016年全国高校国学论坛的文化考察活动,在正式会议之余,宁乡文化考察为师生交流思想,砥砺学术提供了契机。同时,广大师生同学同游,不仅可以亲身体验独特的湖湘文化,更为本次论坛增添了人文关怀,使参加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岳麓书院胡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