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岳麓青年学者考古工作坊”会议纪要
2019年5月25日至26日,“第二届岳麓青年学者考古工作坊”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和湖南大学的18位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工作坊的主题为“先秦两汉时期东亚陆海文化互动的考古学研究”,与会代表围绕着“田野新发现与新认识”“玉魂跃动”“礼渐四方”“玉工之技与美”“文化互动与陆海迁徙”等五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开幕式
开幕式上,岳麓书院考古文博学系主任向桃初教授代表主办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首先向与会的各位学者表示感谢,随后分享了自己对东亚陆海文化的看法,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提出新观点,以促进东亚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互动的研究。
本次工作坊安排有五组学术讨论。第一组“田野新发现与新认识”的学术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赵海涛副研究员主持,向桃初教授评议。共有四位青年学者发表,其中两位介绍了湖南考古新发现,两位发表了对考古发现的新认识和考古学理论的新思考。
赵亚锋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赵亚锋老师以《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2015年~2018年的考古工作》为题,对孙家岗遗址的遗址概况与既往工作、历年发掘情况、随葬品、墓地的位置与分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基于材料,赵老师认为,孙家岗遗址的墓葬以土坑墓和垫器葬为主,出土的陶器中包含了石家河文化因素和后石家河文化因素。从出土玉器的造型、纹饰看,当属于后石家河文化玉器群,代表了公元前2000年前后洞庭湖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并认为孙家岗遗址可能代表着湖湘地区华夏文化进程之肇始。
王良智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王良智老师以《湖南七星墩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收获》为题,对七星墩遗址的钻探、发掘目的、出土遗物等展开了细致的分析。王老师围绕着“七星何为?何时?何人?建造方法?为什么?”展开了讨论,并介绍了工地采用实验考古的方法来推测城墙建筑方式。最后,王老师提出,关于七星墩的性质及城墙相邻墙体之间是否被破坏这两个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也希望国内考古同行能共同探讨研究这一问题。
高江涛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高江涛老师以《也谈陶寺和石峁》为题,从聚落遗址布局、城墙建筑及技术、出土物这三个方面比较了陶寺遗址和石峁遗址的异同。他认为两个遗址建城都有顺其自然的特点,都存在绝对的聚落布局核心,城墙朝向等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出土器物群虽有许多不同,但不乏一些相似的器类,如鬲、折肩罐等,玉器方面亦存在相似之处;另外葬俗方面也存在相类之外,如瓮棺葬等。高老师通过对单把鬲、敛口斝等陶器的对比,认为石峁早晚期两期与陶寺中、晚期相当,但未见陶寺早期遗存,认为两地存在文化交流与互动,交流的路线应为陕北-吕梁山地-太原盆地及忻州盆地-临汾盆地。
郭明建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郭明建老师以《考古学文化交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题,从史前时代文化交流研究的境遇与方法、新考古学以来的疑问和挑战、人群是否具有物质资料的一致性这三方面来阐述论题,并介绍了他对文化交流的看法:古代社会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是频繁而复杂的,而考古学所反映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多学科、多角度的合作研究是目前一种可以解决某些问题的良好途径,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应看到学科本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第二组“玉魂跃动”的学术报告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王荣副教授主持,湖南省考古研究所赵亚锋副研究员评议。共有三位青年学者对新石器时代末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北方地区及中原地区间玉文化的互动进行了相关探讨。
杨岐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杨岐黄老师以《4300年前后玉器在北方地区各文化间的互动》为题,对山东龙山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齐家文化以及后石家河文化等出土的玉器进行了充分的比较研究。她提出4300年前后北方地区不同文化的玉器表现出某些相同的特征,进而认为这一时期的玉器在北方地区不同地域文化间存在较为频繁的交流互动。通过玉器在各文化间的频繁互动,进而推断不同人群和不同文化的互动也相当频繁,在推动不同文化与不同人群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中,作为精神文化象征的玉器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马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马佳以《陶寺早期大墓出土玉石器研究》为题,对陶寺早期大墓形制、玉石器出土数量、种类、质地以及玉石器蕴含的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陶寺早期大墓中出土玉石器种类与数量较少,材质也并非上等,相对于早期大墓的鼍鼓、龙盘等彩陶、漆木器等成组的陶礼器,玉石器并不是早期大墓体现墓主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然而从早期大墓出土玉石器多为钺、镞等器形来说,体现了陶寺早期社会阶层分化以军权为主。最后,马佳从目前陶寺遗址未发现有玉器作坊、玉器种类与四周文化的玉器存在较多相似等方面认为,陶寺文化的玉器应来源于相邻四方同期或较早的考古学文化。
赵海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赵海涛老师以《玉礼器与二里头王朝的诞生》为题,详细阐述了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出土的玉石钺、璧戚、玉戈、玉圭、牙璋、玉刀等玉礼器的情况。目前,虽然二里头遗址更高等级的墓葬尚未发现,但从这些第一等级墓葬中出土的玉礼器仍可看出二里头文化玉礼制的肇始。另外,二里头文化中玉礼器仅出土于二里头遗址,即当时都城遗址的第一等级的墓葬中;并从三期开始,玉器与青铜器共同成为上层阶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是二里头王朝礼制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世的用玉制度发挥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最后,赵老师认为今后二里头遗址的田野工作应侧重寻找大型墓葬和玉石器作坊,同时加强传统考古学与科技和社会考古学的合作,更好地推进玉器的具体使用环境和方式等课题的探索。
第三组“礼渐四方”的学术报告由上海大学人文学院曹峻副教授主持,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高江涛副研究员评议。共有三位青年学者围绕商周及汉代中原及四方礼制、葬俗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阐释与探究。
邓国军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邓国军老师以《商代宫殿区的祖、社方位布局刍议》为题,围绕“‘左祖右社’礼俗在商代是否已经生产”这一问题,从传世文献、甲骨材料以及考古建筑遗存中所见殷人祖、社位置关系三方面进行层层论证。认为殷人虽然实行了祖、社分祭,但是在殷代王都之内,殷人的祖、社的方位布局既不是礼经所载的“左祖右社”,也非汉儒所言的“左社右祖”,而是祖、社不规则的共存于宫殿区内。
向明文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向明文老师以《楚礼西渐——巴蜀墓葬所见楚国礼制因素分析》为题,详细论述了从春秋至战国末年楚国礼制因素在巴蜀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过程。提出不同阶段楚国礼制因素在巴蜀地区的呈现不尽相同:楚式礼器组合在春秋时期较为单一;战国早期至战国晚期早段形成较为完备的楚礼组合;战国晚期中段至战国末期,或可延至秦代,楚礼组合残缺不全,经历了由逐渐完善再衰落的转折过程。楚礼因素在巴蜀地区的兴衰历程说明楚文化对巴蜀文化的影响存在阶段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极有可能与楚国向西扩张的进退历程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王传明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王传明老师以《楚墓“悬璧”葬俗流变考》为题,对楚墓“悬璧”的概念、典型墓葬以及“悬璧”葬俗流变等进行了详细论证。认为楚墓中的“悬璧”葬俗应承自周文化区的丧葬用璧之俗,但使得此葬俗为楚地之人所奉从的原因则是楚地独特的灵魂观念。而后,这一葬俗为秦汉之人所沿用,并且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再后被实体或刻画的门所取代,湮灭于历史长河中。
第四组“玉工之技与美”的学术报告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石荣传副教授主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杨岐黄副研究员评议。共有三位青年学者分别对古代琢玉工艺及玉器纹饰个案的来源及内涵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王荣
复旦大学的王荣老师以《古代玉髓/玛瑙质玉石器热处理研究之新收获》为题,对玉髓/玛瑙质玉石器进行了针对性的系统研究,从热处理的概念和对玉石器热处理实验设计两个方面展开讨论。通过对玉髓/玛瑙质玉石器做热处理实验后的数据分析指出:热处理在宏观上只增加玉石器的明度(Lightness),而不会增加以往认为的光泽度和透明度;同时能够改变玉石器的硬度使其便于加工。尤为重要的是,王老师根据系统性的实验工作,首次建立了将热释光技术应用于探测玉髓/玛瑙质石器和玉器的受热鉴别标准,具有广阔的考古应用前景。除此之外,他还认为热处理等工艺上的交流能够说明玉石器产地与文化交流之间的路线关系,这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徐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徐飞老师以《古代玉器钻孔实验考古研究》为题,认为史前玉石器孔径2.5cm以上的大型钻穿孔技术可能与“辘轳轴承器”的发明和使用密切相关。并根据考古所见的“辘轳轴承器”多为固定轴承,徐飞老师复原了钻孔装置的轮盘与使用方法:具体钻孔方式应为旋转装置带动被钻对象(玉、石器)与钻孔工具(如竹管、芦苇或其它管状有机纤维等),对被钻对象在旋转力的作用下施加压力完成的。通过对不同质地的玉材进行实验,并将实验制作的玉器内孔痕与出土遗物的旋痕进行比对后发现二者十分接近,说明所用加工方式应是接近或类同的。因此,徐老师认为,辘轳轴承器应是古代玉石器大型钻孔的动力来源。另外,此种钻孔技术的发达程度可从侧面反映着某个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及社会发展程度。
曹峻
上海大学曹峻老师以《瑶山出土玉牌饰纹样新探——兼谈“龙首纹”及相关问题》为题,提出瑶山M7:55牌饰的眼下突起、十字镂孔等造型细节很有可能是对蛇头面部造型的一种表现。并认为良渚文化中“龙首纹”面部额间的菱形纹元素很可能是蛇正面部吻鳞和颏鳞的写实反映。结合良渚地区陶器上常见的弯卷蛇纹和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陶器上的蛇纹,她认为蛇崇拜是良渚文化的重要内涵,不仅在本区域得以传承,还向北传入中原地区,成为中原文化的内涵之一,并参与到中华民族龙的形象的演变。
第五组“文化互动与海陆迁徙”的学术报告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郭明建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高江涛副研究员评议。共有两位青年学者分别从区域间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海陆交流互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游晓蕾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游晓蕾老师以《浙江金衢地区与浙西北地区先秦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为题,对都处于交通通道的浙江金衢地区和浙江西北部先秦时期(约1800-220B.C前后)各个阶段的遗址、墓葬、窑址,及出土的陶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等考古资料进行梳理和对比分析。她认为在1800-1000B.C前后,金衢地区考古学文化以地方特色为主,浙西北地区的文化因素多样;1000-750B.C前后,金衢地区的文化因素逐渐丰富,两个地区的文化共性增多;750-220B.C前后,金衢地区成为越国的西境,浙西北地区除了主体越文化,还发现吴、楚文化因素。先秦时期,两个地区的文化共性逐渐增加,共同成为百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荣传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石荣传老师以《新石器时代东北亚大陆与岛屿带玉文化的互动研究》为题,通过梳理新石器时代东北亚地区大陆与岛屿带出土玉器的时空框架及谱系,进而对各期玉器进行了不同区域的历时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石老师认为东北亚玉文化的海洋交流主要发生于兴隆洼—绳纹前期初叶;可能存在两条路线:一支沿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向滨海地区传播:另一支可能北上至黑龙江下游入海口处,并向更北的陆路传播。同时,她认为绳纹前期中叶开始日本列岛玉文化系统逐渐成熟,并渐次对东亚环南海岛屿带的玉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学术报告结束后,由向明文老师主持了闭幕式。与会学者就各报告中感兴趣的内容做了进一步交流,并对报告中所提及的遗址发掘情况、文化交流途径和玉质、琢玉工艺的科技考古等方面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与会学者合影
此次考古工作坊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主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古文博学系承办,主题清晰、内容丰富。与会学者来自全国各地,在“先秦两汉东亚陆海文化互动的考古学研究”的主题下,有国内重要考古遗址的最新整理成果,有考古学理论、方法的新认识,也有琢玉工艺和纹饰的新发现等。工作坊参会议题的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两汉时期,层次丰富。与会学者的研究对象虽多样,但殊途同归,研究重点皆围绕区域间文化的互动与交流,是考古文博学系沿袭岳麓书院会讲传统的一次跨学科对话新尝试。总的来说,此次工作坊既为国内年轻考古学者间的交流探讨提供了契机,又使岳麓书院与国内考古所、高校考古系建立起学术合作关系,意义非凡。(文/古菊芸 李明洁 谢馨锐 图/何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