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高江涛、赵海涛: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文化互动
2019年5月24日晚,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高江涛副研究员、赵海涛副研究员主讲岳麓书院邀访学者讲座第73期,主题为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文化互动”。两位老师依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讨论和分析“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与动力”及“二里头文化—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讲座由岳麓书院考古系主任向桃初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师生、湖南省考古所等多家单位的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约200余人到场听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高江涛副研究员和赵海涛副研究员
围绕“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文化互动”的主题,高江涛老师从中国早期国家概念的相关讨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及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动力三方面入手进行了充分论证。
他指出,关于中国早期国家概念的讨论,中外学者争论颇多。近年来,关于此问题的观点逐渐趋同,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在国家形态演进上至少存在三个阶段,即邦国、王国、帝国。第二,不同区域国家形成有着自己的特征,过程并不同时,亦不同步,存在发展的不平衡。第三,各区域国家形态演进中表现出不同的特质,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随后,高江涛老师运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地丰富的考古材料,深入浅出地作了探析与归纳。他提出各区域国家形态演进的“模式”,目前至少有“陶寺模式”“红山模式”“良渚模式”等。
在他看来,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演进模式的最大特色是从“无中心的多元”到“一体有中心的多元”或 “多元一体”。形成的动力(文明化的动因)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务实与创新是中国文明演进的原动力,是决定性因素;文化间的互动交流与碰撞(战争)是中国文明演进的外动力;而洪水等气候异常事件则是文明质变的契机。
讲座现场
赵海涛老师从二里头“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二里头都邑的辉煌成就、二里头文化的统治网络、二里头文化横空出世及二里头文化的传承辐射五方面来讲述二里头文化何以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他认为,从考古发现二里头都邑的多宗“最”(包括城市主干道路网络、宫城、中轴线布局、多进院落的宫室建筑群、国家级祭祀场和祭祀区、青铜器铸造作坊、绿松石器作坊、铜礼器群等),足可证明,在公元前二千纪前半叶,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是东亚文明程度最高的核心区域。
赵海涛老师用箭头直观标明了襄汾陶寺、新密新砦、二里头、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间的关系,指出二里头文化划时代的开创价值在于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建筑布局、宫室制度、墓葬制度,及以青铜礼器为核心的器用制度的整合,因祖祭而盛行的动物殉牲和人殉人牲,围绕王权而实施的占卜等。这些对商周王朝都有直接影响,从而确立了华夏早期礼乐文明。
同时,他以牙璋和陶盉(或鬶)、爵等礼器为例,勾勒出二里头文化对南到广东、香港、越南北部,北至燕山南北,东达上海、浙江、福建,西及黄河上游的甘肃和青海的辐射网,指出在这一过程中,各地文化完成了由多元向一体的转型,“中国”的雏形得以完成。
现场听众提问交流
通过两位老师生动精彩的演讲,在短短两小时内,从宏观到微观,观众不仅了解了华夏文明在早期国家形成之初的模式与动力;更由考古实物材料的释读中,清晰明了地理解了二里头文化如何在史前多元文明的碰撞、融合下,成为中华文明甚或东亚文明的核心与引领者。
(文/古菊芸 谢馨锐 李明洁 图/夏金龙)
【主讲人简介】
高江涛 男,1976年2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明起源、早期国家形成、夏商周考古和先秦历史地理研究。长期工作于田野考古发掘第一线,参加发掘的遗址先后有河南新乡周宜丘、郑州小双桥、偃师二里头、新密新砦、淅川下王岗等等。现正主持著名的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著有《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一书,曾获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在《考古》《文物》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赵海涛,考古学硕士,副研究员。200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0-2011年、2014-2016年主持二里头遗址田野考古工作。参加过偃师商城、平阴周河等遗址的发掘。大型考古报告《二里头1999~2006》的主编之一和主要撰写者,该报告先后被评为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二里头201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