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曹顺庆教授讲述比较文学变异学

2019年06月25日 10:40

2019621日晚,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邀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曹顺庆主讲岳麓书院讲坛第386期,主题为“比较文学变异学”。岳麓书院副院长李清良教授主持讲座。

IMG_6473.JPG

曹顺庆教授

曹顺庆教授首先对“比较文学变异学”进行了介绍。“文学变异指的是一国文学在遭遇外来文学时对外来文学进行改造性吸收的过程。”比较文学变异学即一种通过探索文化变异现象背后的规律,来为跨文明交流、异质性对话提供理论基础的学问。它力图打破顽固的“一元文明中心论”,确立“多元共存、和平共处”的文化交流机制。

随后,他通过分析《西游记》《红楼梦》等文学作品在西方传播以及印度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现象,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一国文化在遭遇外来文化时对外来文化进行改造的过程。他借此指出一国文化向外传播时,在保持一定同一性的同时也会发生变异。故而,文学比较研究不仅要注重“异中求同”,还要兼重“同中求异”。

紧接着,曹顺庆教授指出西方的比较文学研究主要有二:一是法国学派提出的“关系/影响研究”,认为比较文学实质上是在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二是美国学派提出的“平行研究”,它将没有实际影响与关系的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文学与其他学科(包括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以及艺术、宗教、历史和哲学)之间进行比较。两者皆建立在“求同”的基础上,“求不同中的同,求不同国家中的类同、不同学科中的共同”,即在“异中求同”。但是,两者都忽视了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现象。过分强调“同源性”和“类同性”,使完全差异的对象失去了可比性。这使比较文学研究丢失了“比较”,而成为寻求某种文学同质性的研究。同时,也让西方的文学比较研究陷入了困境,“比较文学已死”的声音开始出现。

IMG_6475.JPG

讲座现场

“比较文学变异学”正是中国学者通过反思西方比较文学理论,立足中国传统学术话语,建构起来的强调“多元共存、和平共处”,倡导“跨越异质文明变异研究”的文学比较理论。它不仅强调“异中求同”,且兼重“同中求异”。这为世界文学比较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比较文学变异学”是在中国文论整体“失语”的语境下,由中国学者建构起来的中国文论话语。它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注意,获得了西方学术界的肯定。这意味着中国有能力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学术话语,结合现代学术观念,创建可与西方文明对话的中国现代学术理论。

讲座结束后,掌声热烈,经久不息。在提问环节,曹顺庆教授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详细深刻的回答,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感受颇多。通过此次讲座,大家对比较文学研究、异质文化交流中所产生的变异现象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会对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的建构更有信心

IMG_6486.JPG

现场听众提问交流

讲座开始前,岳麓书院举行了客座教授聘任仪式,聘请曹顺庆教授为“岳麓书院客座教授”,岳麓书院副院长李清良教授代表书院颁发了聘书,敦请曹顺庆教授进一步指导岳麓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文/张丰赟  /夏金龙)

IMG_6453.JPG

李清良副院长为曹顺庆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讲座直播回顾

中国文学理论如何走出西化?曹顺庆谈比较文学变异学

https://zhibo.ifeng.com/video.html?liveid=127683

 

主讲人简介

曹顺庆,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名誉院长,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学科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多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教学成果奖。同时还是《中外文化与文论》(CSSCI源刊)主编、英文刊物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 主编、《文学评论》及《中国比较文学》等刊编委;出版《中西比较诗学》《中外比较文论史》《比较文学史》《中国文化与文论》《两汉文论译注》《东方文论选》《比较文学新开拓》《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及英文专著《比较文学变异学》(The Variation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Springer2013)等著作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