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中江教授开讲《穷达以时》与孔子的德福观

2019年12月31日 17:04

    126日上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邀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主讲岳麓书院讲坛第421期,主题为“境遇、道德真理和德福关系:《穷达以时》与孔子的体验、德福观及道德自主性”。岳麓书院哲学系主任殷慧教授主持讲座,来自湖南大学等高校师生及社会人士共150多人到场听讲。

IMG_0779

王中江教授

如何理解美德同幸福的关系,即“德福”关系,不仅是西方伦理学关注的核心议题,儒家传统也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只是关注的方式有所不同。《穷达以时》是其中典型的表现之一。美德同幸福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呈现出其复杂性,它涉及到人的境遇、时运和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等问题。

王中江教授首先介绍了近年来由出土文献所引起的有关历史、哲学、思想史与新文献、历史记忆方面的变化,分析了出土文献对认识中国古代早期哲学的两种倾向:怀疑一切和肯定一切。接着,王教授指出,从中国哲学和思想史来说,简帛文献从一些不同的角度重新塑造了古代早期中国哲学和思想的记忆,它使人们知道古代早期中国哲学和思想的世界比人们已知的要丰富和复杂。郭店简《穷达以时》就是其中的典型。《穷达以时》与传世记忆明显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是它提出了“天人关系”的新说;二是它没有呈现出其产生的背景,也没有呈现出背景中的人物和对话。从文体上来看,是一种议论体。

随后,王教授简要概述了“陈蔡之厄”这一历史事件,通过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对生死考验的经历及感受,来反思对德福关系的认识。这种反思涉及到了人类生活中人追求美德和幸福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也涉及到了什么才是人的真正幸福、什么才是人生的挫折与亨通等问题。

孔子曾期望“德福一致”,孟子也延续了这一观点,认为贤能和仁者,应该有更高的社会政治职位。在荀子那里,我们同样能看到社会政治地位要根据德能来分配的主张。《中庸》也提出了“大德必受命”的观点。然而,现实更多的是德福不对称,常常呈现出“困”“穷”与“通”“达”之间紧张和矛盾。按照《穷达以时》等文献的立场,美德与幸福之间并没有“内在一致性”或确定性的对称关系,因为幸福受着“时运”和“天命”的制约:“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遇不遇,天也。”这是儒家“天人相分”的一个新表述,它不同于荀子的表述。

紧接着,王教授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道德的主体性与自主性,能否配享幸福,关键在于我们能做什么。第一,一个人是求善还是做恶,这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不是由外在的时运决定的。为此《穷达以时》区分了天与人、遇与不遇、穷与达的不同。第二,在孔子看来,不管你是穷、是达,你都应该前后一贯地追求和保持自己的“德行”。虽然《穷达以时》同“陈蔡之厄”部分文献的记载有不小的差别,但它们在展示儒家以道德本身为目的的自主性、自足性上是一致的。第三,人追求美德本身就是目的,不是为了其他的东西。《穷达以时》说的“动非为达也”,同孔子说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喻于义”等一样,都是强调政治地位和待遇的获得对儒家来说不是目的。第四,孔子将德福的不对称和“君子固穷”转变成了“不怨天,不尤人”的乐观主义。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及儒家的超越精神和面对不同境遇的境界。

IMG_0774

现场听众提问交流

最后,王中江教授指出,从《穷达以时》及其相关文献来看,儒家对德福关系的思考是多元的。它有三种不同的表现:一种以是否“有机遇”或“有位”来表现;一种以是否“有德”来表现;再一种是以“困境”(或磨难)造就人格来表现。《穷达以时》及其有关文献的“德福观”则属于第一种。这三种不同的表现,既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对其处境和境遇给予的不同解释和说明,也是他们为同一事件和处境赋予不同意义的方式。特别是在德福的不对称中,坚持追求道德真理,坚持超越境遇的力量,追求自我的实现和价值,是儒家的内在力量和超越所在。

 

主讲人简介

王中江,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会长、老子学研究会会长,曾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近年出版有《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研究》《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Daoism Excavated :Cosmos and Humanity in Early ManuscriptsOrder in Early Chinese Excavated TexstsNatural,Supernatural and Legal Approaches;《简帛文献からみる初期道家思想の新展开》等著作20多部;发表学术专题论文180多篇;主编有“中国哲学前沿丛书”“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新哲学》《中国儒学》《老子学集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