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朱永新:大学书院制的实践路径与方法
【导语】近日,为总结和反思近十年大学书院制的经验与不足,推进古代书院传统与当代大学教育改革发展相融合,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系列活动中,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凤凰网特策划组织“守正创新:书院传统与新时代大学教育”高峰论坛。特邀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先生主讲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主题为“书院教育传统与新时代大学教育改革”。本期演讲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院长陈仁仁教授主持,通过凤凰网风直播平台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近30万人次。现将主讲人朱永新先生在个人主旨演讲之后与主持人陈仁仁副院长的对谈整理如下,以见大学书院制不同的实践路径与方法。
“守正创新:书院传统与新时代大学教育”高峰论坛主视觉
陈仁仁:朱先生,您好,您不仅是一位教育理论家,也是一位教育实践家,几十年来一直都在提倡“新教育实践”,近年来也在推进“新教育书院”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您刚才在主旨演讲中,谈到古代书院教育的六方面主要特点,其中一点是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这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在古代书院中,许多老师都是学术大家,他们的教学都是建立在自己学术研究的基础之上。古代书院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当今大学书院制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您还谈到书院精神对于当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启示,其中研究式学习、自觉阅读和写作等方面,这与传统书院的育人理念和方法也是非常契合的。比如您说到本科生要进行研究式学习,而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灌输。南宋时期岳麓书院掌教张栻在其《岳麓书院记》中特别谈到书院教育与科举教育的区别,他认为书院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体悟,以及要做学术研究。此外,在书院的教育教学方法中,“会讲”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会讲”成功的前提其实是会讲者要有精深的研究,是两个学术大师之间思想和理论的碰撞。学生作为听讲者,也参与互动交流,这其实也是一种探究式学习。
“阅读”是最基础的学习方式,古代的学者亦称“读书人”。《岳麓书院学规》中有“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参读古文诗赋”等条目,这就是在讲读书,从阅读当中去学习,在阅读当中去体会。“写作”在古代书院教育中有很多种形式,一是文学式写作,如《岳麓书院学规》中特别提到的要“参读古文诗赋”,古代读书人也要能写古文诗赋,这是文学式写作,注重思想情感的表达;二是学术性写作,古代书院教育方法之一就是“日记教学法”,让学生经常写读书笔记、写读书日记,这种方式注重研究心得的记录。有时我们一直在思考,但如果不写出来,也许这种思考只能是潜意识上的感觉,并不清晰,一旦写出来其实就是思考的一种自觉和清晰化。也就是说,我们理解到自己在思考,从而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写作对于我们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朱永新:陈院长,我认为古代书院教育方法中的“日记教学”,不仅仅是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其实“日记”本身也是帮助学生在道德意义上的“长跑”。
陈仁仁:是的,“日记”还具有反省日常言行和思想的功能。另外,我想请教朱先生,在大学里面建立书院的必要性有哪些?当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书院教育传统中的哪些理念和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
朱永新:要说到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光是在中国,全世界大学都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重视知识的传授、科学的研究,而忽视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格教育的培养。古代书院倡导的德性培养、成人教育等理念和方法,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说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在当代的大学教育或者书院制探索过程中一定要强调立德树人、以德为先。
二是师生关系比较疏离甚至紧张。在当代大学中,有些老师没有机会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师生之间没有情感的沟通。古代书院非常重视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有时师生关系会超过父子、亲人、手足关系,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指导有加,尊师重道之风非常浓厚。所以,在当代的大学书院制探索和实践过程中,要从理念和制度上保障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十分有必要。
三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还处于“满堂灌”的方式。古代书院教育中提倡学生以自学为主,注重自我对于经典的理解和感悟。我们必须要清楚大学和中小学的教育方式是非常不同的,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讲授式的知识传授,还应该要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在当代大学书院制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通过研讨、交流、会讲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培养自觉阅读的习惯和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是过分强调学科或专业的精细化,造成不同专业、学科之间难以融通和交流。古代学问不分科,往往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别的经典,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在当代大学书院制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应尝试着打破学科的分化和壁垒,多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融通与交流。
总之,应该要借鉴古代书院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比如注重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注重师生之间的切磋、讨论与争辩,不同门户之间相互借鉴和融合等,促进大学书院制的探索与实践。
陈仁仁教授、朱永新先生对谈画面
陈仁仁:朱先生,您说得很对。传统书院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教育资源,其育人理念和方法,对于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中国路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自2004年以来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经过十九年探索与实践,建立了根植中国传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书院制”育人模式。在岳麓书院探索和实践书院制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偏重借鉴国外经验与模式,而对本土资源利用不足,对中国书院教育传统的价值认识不深,创新转化能力不强;二是偏重专业知识而轻人格养成,缺乏培根铸魂的有效方法,德业并重的要求未能落实;三是师生互动不足、关系疏淡,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学生自主性不强、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四是“第二课堂”及环境氛围的育人作用发挥不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方式较为单一。
朱永新:现在有很多大学都在进行书院制的探索,在我看来这种探索和实践非常必要。我觉得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这种书院制育人模式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我建议你们可以邀请其他高校的书院一起来进行经验交流、理论探讨甚至实证研究,将岳麓书院这种书院制育人模式逐渐制度化和品牌化,以便在更多高校中推广应用。
陈仁仁:多谢朱先生的指导,还想请教您,现代大学实施的书院制与古代的书院制有何异同?
朱永新:由于古今差异,现代和古代的书院制比较起来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时代不同,在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目标上有差别。古代书院注重学生人格修养和完善,不是以科举为最终目标,而现代大学的书院培养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学生职业选择有更大的竞争力,有些功利化的目标在里面。
二是学习形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现代大学书院的学生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超出了古代书院学生所学的范围。
三是在师生交流方式、获取信息渠道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陈仁仁:请问二者之间有哪些共通之处?
朱永新: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现代大学书院制有三个很重要的特点,可以说是古代书院的一种延续:
一是很多大学书院是以住宿制为载体的书院制,同一个书院的学生有共同生活的区域。这种生活社区有点像古代书院的斋舍,学生之间共同生活和学习。
二是有些大学书院实施导师制,以导师为纽带来促进师生关系的建构,致力于搭建较为密切的师生关系。这也是和古代书院有相同之处的。只是现代大学书院在师生交流频度和效果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三是现代大学书院比较注重自由开放的教学形式,比如各类沙龙、游学,注重师生之间自由的讨论和交流。这一点和古代书院注重“师生从游”“随处启发”等教学方法有些相同之处。
总之,我认为现代大学书院要在传承发展古代书院育人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有所创新,需要进行一些新的探索和实践。古代书院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有力促进了书院教育的发展。现代大学书院也要建立一种立体化的管理体系和教学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书院制向前建设和发展,以更加开放、灵活、多元的态度培育更多杰出人才。我们应该鼓励中国的大学进行更多书院制的探索和实践。
陈仁仁:是的,各个高校探索和实践的书院制各有优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也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一种基于传统书院资源和自身特点的大学书院制育人模式。其中有一个创新就是实施“四维本科生导师制”。我们有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兴趣导师、班导师,他们在专业学习、生活引导、兴趣培养及班级建设等方面致力于全方位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朱先生的指导,期待您的更多书院研究成果推出。我们岳麓书院将会邀请更多的教育名家莅临指导,也欢迎高校的书院院长和老师们莅临交流研讨,让我们共同促进大学书院制的向前建设与发展。(文/书院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