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怡涛 | 中国文物建筑的认知维度
2023年11月7日下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徐怡涛先生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讲学,主题为“中国文物建筑的认知维度”。岳麓书院考古学系郭伟民教授主持讲座。
徐怡涛教授
徐怡涛教授首先谈到文物建筑的重要意义,及中国文物建筑研究范式的三个分期:文献史学研究、建筑学研究、建筑考古研究,并介绍了不同分期的代表性人物与理论。他认为三个阶段层层递进且互相包裹的,今天的建筑考古学既离不开建筑文献的研究,也离不开建筑学的研究。营造学社的研究范式和方法,经过以祁英涛《怎样鉴定古建筑》为代表的继承和简化后,成为文物系统古建部门在文物普查中的主要工作方法,并经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奠定了我国文物建筑的基本底数和价值认知体系。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仍存有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在徐怡涛教授看来,目前国内文物建筑断代正确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成为继续坚持田野发掘、建筑年代更新认知的工作的意义所在;在过去几十年里,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的很大改进和提升,形成了中国文物建筑研究范式第三期的特点:研究对象更扩展,研究方法更科学,时空精度更提升,历史场景更真实,文化阐释更可靠。
关于建筑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内容,徐怡涛教授认为,建筑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类型的建筑史料,主要包括:建筑遗存、建筑遗址以及各种仿木构建筑史料;建筑考古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揭示史料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奠定文化遗产的价值基础,让建筑成为见证文明的信史,让遗产保护更加科学有效;建筑考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则包括:建立建筑史料的精细时空框架,梳理建筑及其相关历史文化的时空脉络、渊源流变;以建筑的整体认知提升考古学对建筑遗址的认识,对建筑遗产进行科学复原,丰富和活化建筑历史场景。
接着,徐怡涛教授从文献史学基本方法、田野考古学基本方法、建筑学基本方法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建筑考古的常用方法。并结合实际项目工作经验,列举陵川礼义镇崔府君庙山门、长治上党长春玉皇庙、太谷安禅寺藏经殿、云冈石窟仿木构石雕塔等实例,阐明了层累叠加、形制研究等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建筑考古与建筑史学的区别,强调建筑考古必须具备史料辨析的意识和能力。
讲座现场
关于建筑形制考古类型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徐怡涛教授提出以“同座建筑原构形制共时性原理”“同一形制的空间不共时性原理”解析建筑历史层叠。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年代认知的基本研究流程分为八个环节:打好基础、区域勘察、史料辨析、确定标尺、原构赋年、形制分明、单体断代、历史验证。
徐怡涛教授还着重强调了田野考古中训练学生全面记录历史信息的意义,通过不断训练来提升对历史信息意义的认知,从而提升效率。又以其博士学位论文《长治、晋城地区的五代、宋、金寺庙建筑》为例,论证了北大运用建筑形制考古类型学方法所能达到的建筑断代精度;以万荣稷王庙建筑考古研究(2007-2016)为例,从建筑形制区系类型学研究、测绘记录、碳十四测年、树种检测、大木作尺度研究、建筑格局研究六个方面对建筑考古工作作了详细介绍,指出只有通过建筑考古学研究,方可知其道而存其理,由认知而保护。文物建筑的价值发掘与传承,需要从工程性修缮转变为研究型修缮。研究赋能价值发现,研究保障价值传承。
徐怡涛教授在考古遗址建筑复原研究范式中提出两个原理,分别是“明间等级秩序同构性原理”“主体建筑明间最大原理”。还以太子城遗址建筑复原为例,阐释了考古遗址建筑复原研究的四条质量判断标准。
“建筑不甘被世人遗忘,她将唤醒的使命托付于后人,当我们有幸揭开历史尘封的面纱,所见证的,竟是自己的宿命。”徐怡涛教授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建筑考古事业的热爱与追求。
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就不同时期建筑构件断代及术语命名、文献史料与建筑实物之间的矛盾、如何看待《营造法式》等问题进行提问,徐怡涛教授一一解答。郭伟民教授作总结发言。
徐怡涛教授常年从事建筑考古、文物建筑保护与修缮、考古遗迹复原等领域前沿研究与工程实践,并取得突出成就。本次讲学内容全面系统、严谨详实,讲学风格又不失诙谐,对建筑考古学的技术、理论、方法、范式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讲述,并在最后上升到对于建筑考古事业追求与意义的思想境界。本次讲座开拓了学子们的学术视野,促进了相关专业未来的跨学院、跨学科合作交流发展,推动了建筑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向的学科建设,在场听众都表示受益匪浅。(文/郭钰莹 图/陈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