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传统书院教育理念的新生——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模式的本科生导师制之启示

2018年05月03日 09:04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自2009年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其间经历多次调整、补充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一种具有岳麓书院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模式。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业导师制,二是生活导师制,三是班级导师制,四是学术兴趣小组导师制。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覆盖了本科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涉及从学业到生活、从道德修养到身心健康等人格成长的方方面面。对此,我们可以从“为学”与“为人”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从“为学”方面来说,岳麓书院模式的本科生导师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书院自由讲学和研讨的理念。传统的书院教育非常注重老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切磋问难,非常注重学生学习方面的质疑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清代山长王文清制定的《岳麓书院学规》中有一条是“疑误定要力争”,由他手定的《读经六法》中后面三条分别是疑义、异义、辨义。书院的会讲传统更是源远流长。岳麓书院历史上的朱张会讲是很有名的一次。所谓会讲,就是两位高水平的教师就某个问题公开讨论、辩论。这也是一种教学方式。这不正是现在常说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吗?

岳麓书院本科生导师制设立了学业导师和学术兴趣小组导师,主要也是为了从学业上给学生提供帮助。学业导师一般有师门读书会或者论文讨论会,往往是同一师门本硕博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学术兴趣小组每周都有读书会和学术讨论。近年,岳麓书院邀请了大量海内外名家来开展讲座或者多名学者同台会讲,营造了一种非常好的自由讲学和研讨的氛围,为本科生们提供了大量向大学者请教的机会。本科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的学术上和思维方法上的训练是课堂上学不来的。

其次,从“为人”方面来说,岳麓书院模式的本科生导师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书院人格教育的理念。对人的成长而言,“为人”具有更根本的意义。一个人可以没有学问,但不能不做人。南宋心学大师陆九渊曾说:“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为人”的核心意涵是道德修养。由于“德”是软性的,不像“学”可以有分数那样的客观衡量标准,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仍然是重“学”而轻“德”。道德修养最终要落实到人与人的交往之中,而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受制于太多的因素,这些因素会通过影响人的心理、情绪和观念来影响人的行为。尤其是大学生处于人生阶段的“始成年期”(美国学者亚奈特[Jeffrey Arnett]提出的概念),是人生最迷惘的时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岳麓书院模式的本科生导师制设置了生活导师和班级导师,主要是从这方面来考虑的。生活导师由硕博士生担任,每位生活导师指导若干名本科生,通过发挥同龄人优势,对本科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的各种情绪和困惑进行疏导。班级导师由教师担任,主要进行班级建设,使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和包容,共同学习和进步。此外,岳麓书院还十分注重习礼育人。比如新生入学时有入学礼,确定导师后有拜师礼,毕业时有谢师礼,还有祭孔大典上庄严肃穆的礼仪等等。礼缘人情,礼不但可以规范言行,也可以升华感情。当我们看到毕业谢师礼上有同学在向导师行鞠躬礼的那一刻感动到掉泪,我们就知道这名同学的心中是温暖的。这就是她在岳麓书院的成长。

每类导师对学生都是既有“为学”上的指导,也有“为人”上的教育,两者相互渗透。每类导师的工作方式因性质不同而有差异,但都采取了散步、交谈、远足、参访、用餐之类的方式,使师生关系更加亲密。这不正是孔子所赞赏的那种“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情形吗?因而可以说,岳麓书院模式的本科生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些优秀的传统书院教育理念在当代大学本科教育中获得了新生。(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陈仁仁)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4/13/content_49729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