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坛396期:徐富昌:清华简诗类文献与《诗经》编删问题 | 预告
9月9日(周一)下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邀台湾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文学系教授徐富昌先生讲学,主题为“清华简诗类文献与《诗经》编删问题”。讲座将论述清华简诗类文献价值以及“孔子删诗”等问题。敬请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宣传和参与岳麓书院讲坛。
岳麓书院讲坛第396期预告
【讲座信息】
主 题:清华简诗类文献与《诗经》编删问题
时 间:2019年9月9日(周一)15:00—17:30
地 点: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明伦堂(文庙大成殿后面)
主讲人:徐富昌(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文学院副院长)
主持人:许超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助理教授)
主 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承 办: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 岳麓书院历史系
协 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展基金
【主讲人简介】
徐富昌教授,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现任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台大系统文化基金会董事、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台湾中文学会理事。曾任:台湾大学校长秘书、语文中心主任、中国语文组组长、中华简牍学会常务监事、中华武侠文学学会监事长、中国训诂学会监事等职。
主要专长为文字学、古文字学、说文学、出土文献、先秦两汉古籍;次专长为老庄学术、三国学术、红楼梦学术、武侠小说及对外汉语教学等。曾获2009、2016台湾大学杰出教师奖。
【内容简介】
清华简的价值在于其“经”、“史”文献性质。而在经学文献中,与《诗》类文献有关的,有《耆夜》(《清华简(壹)》)、《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清华简(叁)》)等篇,为重新认识早期诗学提供新材料,为先秦乐诗的研究打开新思路。《耆夜》记载了武王伐黎胜利后,举行饮至典礼,君臣饮酒赋诗的情况。武王作了《乐乐旨酒》、《輶乘》两首诗,周公作了《赑赑》、《明明上帝》和《蟋蟀》三首诗。《周公之琴舞》记载了周公作的诗一首,成王作的诗九首,风格类似于《诗经》中的《颂》。《芮良夫毖》是周厉王时的大夫芮良夫所作的诗,风格类似《诗经》中的《大雅》。
关于清华简中《诗》类文献的界定,有人认为“诗类文献以记录诗的内容为主,兼叙诗的创作和使用过程。”也有人将《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耆夜》等3篇作为《诗》类文献加以阐释研究,讨论了儆、毖之诗的文体源流。清华简《诗》类文献的争议,集中在《芮良夫毖》的文本性质上,有学者认为从文本结构和韵文特征方面来看,《芮良夫毖》应属于《书》类文献而非《诗》类文献。整体看来,《芮良夫毖》虽然是诗类的文献,却具有散韵结合、“书”“诗”共体的特点。许多学者认为《芮良夫毖》属于“毖”体的《诗》类文献。惟其虽为韵文,却与传世本《诗经》并不同类,并非典型的《诗经》体作品。有些学者之所以视《芮良夫毖》为书类文献,恐怕就在于它与《风》、《雅》有别。蒙文通曾指出早期《诗》《书》在述史方面,并无绝对的分界。有些学者亦指出早期部分《诗》类作品的传述状态,可能采取的是“诗”“书”相结合的方式。
又,《耆夜》之《蟋蟀》《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与武王作《乐乐旨酒》《輶乘》两首诗,周公作《赑赑》《明明上帝》和《蟋蟀》三首诗,皆与逸诗、删诗的诗学研究有关,而有关“孔子删诗”的问题,迄今仍是《诗经》学史上聚讼纷纭的一大公案,历经千年仍无定论。汉以前并无文献明确指出孔子“删诗”,孔子只说过“正乐”之事。《论语·子罕》载孔子语云:“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诗乐为一体,既正其“乐”,必然及其“诗”。但对诗而言,究竟是编诗,还是删诗,则尚无说。因此,这批材料为重新认识早期诗学提供新材料,为先秦诗学的研究打开新思路。亦即针对种种针锋相对的见解,我们不妨综合运用新出楚简材料和传世文献,重新梳理辨析之。
【报名通道】
非常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听讲座,报名烦请点击https://h5.sosho.cn/activity/detail.html?id=15534 填写报名表实名参加讲坛,参加活动免费。由于麓山南路实行交通管制(部分单行道,详见相关通知),湖南大学校园内停车不方便,敬请尽量公共交通出行(地铁四号线已开通,站点:湖南大学站)。
报名成功后页面会显示已报名,讲座当天也会收到系统信息,烦请于开讲前半小时内前往讲坛签到处,领取入场券后入场。报名成功但无故未签到,将被列入黑名单,影响以后参加书院活动。敬请关注岳麓书院微信公众号(hudayuelu),或加入岳麓书院讲坛QQ群(二群群号:398933230),了解更多资讯。非常感谢关注、宣传及参加讲座,期待到时岳麓书院见。
岳麓书院讲坛第396期报名二维码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