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中国哲学学科是湖南大学重点建设发展的学科。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2人。另聘有国内外著名学者10余人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定期前来讲学。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周秦汉唐哲学研究、宋元明清哲学研究、近现代哲学研究。近年来,共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国家、部省级课题10余项。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哲学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培养,使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掌握本领域内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所从事研究方向系统的先进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操守、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能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
研
究
方
向
|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1
| 周秦汉唐哲学研究
|
2
| 宋元明清哲学研究
|
3
| 近现代哲学研究
|
四、学制与学分
1.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2至4年
2.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
3.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 程
总学分
| 学位基础课
| 学位方向课
| 学术
活动
| 开题
报告
| 学位论文
|
公 共
基础课
| 学科门类基础课
| 一级学科基础课
|
70
| 32
| 6
| 12
| 14
| 2
| 2
| 34
|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时间
| 备注
|
学
位
课
程
| 公
共
基
础
课
| A1000001M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春、秋
| 必
修
6
学
分
|
A1000005M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春、秋
|
A1000003M
| 基础英语
| 3
| 春、秋
|
学科门类基础课
| A1016001M
| 哲学原典研读
| 3
| 秋
| 至
少
选
12
学
分
|
一级学科基础课
| A1016002M
| 中国古代哲学专题
| 3
| 春
|
A1016003M
| 中国近现代哲学专题
| 3
| 秋
|
A1016004M
|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 3
| 秋
|
A1016005M
| 近现代西方哲学专题
| 3
| 秋
|
学
位
方
向
课
| A1016006M
| 书院与宋元明清学术
| 2
| 春
| 至
少
选
14
学
分
|
A1016007M
| 清代今文经学史专题
| 2
| 春
|
A1016008M
| 宗教哲学研究
| 2
| 春
|
A1016009M
| 周易导读
| 2
| 春
|
A1016010M
| 宋明理学史
| 2
| 春
|
A1016011M
| 道家道教思想研究
| 2
| 秋
|
A1016012M
| 比较哲学和中西哲学比较
| 2
| 春
|
A1016013M
| 诠释学专题
| 2
| 春
|
补修课
| 补修课一
| 中国哲学史
| 0
| 秋
| 跨学科攻读硕士补修课程
|
补修课二
| 西方哲学史
| 0
| 秋
|
注:跨学科报考的硕士生根据研究方向补修本学科本科骨干课程2门
六、开题报告
具体要求参照《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
七、学位论文
具体要求参照湖南大学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