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7年08月11日 15:46

2011-09-27

一、学科简介

历史学学科于2005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等8个二级学科,其中专门史和中国古代史2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专门史学科是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目前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方向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本学科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4人,另聘有国内外著名学者10余人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定期前来讲学。近年来,共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700余篇,主持重大课题30余项。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历史学领域的专门人才。其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操守、扎实的史学理论基础和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具有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

序 号

研究方向名称

1

中国思想文化史

2

中国古代史

3

中国近现代史

4

中国历史文献学

5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

6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四、学制与学分

1.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2至4年

2.第一学期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

3.学分要求

总学分

课 程总学分

学位基础课

学位方向课

学术活动

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

公 共基础课

学科门类基础课

一级学科基础课

70

32

6

12

14

2

2

34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时间

备注

基础课

A1000001M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春、秋

6

A1000005M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春、秋

A1000003M

基础英语

3

春、秋

学科

门类

基础

A1016017M

史学理论与方法

3

12

A1016018M

中国古代学术史

3

A1016019M

中国近代思想史专题

3

A1016020M

中国现代思想史专题

3

A1016021M

中国文化史专题

3

A1016022M

先秦秦汉史专题

3

A1016023M

宋元明清史专题

3

A1016024M

中国近代史专题

3

A1016025M

中国现代史专题

3

A1016026M

《说文解字》研究

3

A1016027M

简帛文献导读

3

A1016028M

文物学研究

3

A1016029M

考古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3

A1016030M

博物馆学研究

3

A1016031M

中西史学史专题

3

A1016010M

宋明理学史

2

14

A1016033M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题

2

A1016011M

儒家与中国社会

2

A1016035M

道家道教思想研究

2

A1016036M

清代理学史

2

A1016037M

晚清湖南学者个案研究

2

A1016038M

晚清来华传教士研究

2

A1016039M

中国基督教史

2

A1016040M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

2

A1016041M

中国教育史专题

2

A1016042M

《四库全书总目》选读

2

A1016043M

书院史专题

2

A1016044M

中国科举制度史

2

A1016013M

诠释学专题

2

A1016012M

比较哲学和中西哲学比较

2

A1016045M

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

2

A1016046M

夏商周考古

2

A1016047M

楚地出土文献研读

2

A1016048M

楚文化与楚文物专题

2

A1016049M

古代书画研究

2

A1016050M

器物艺术研究

2

A1016051M

文化遗产学概论

2

A1016052M

古代陶瓷器鉴赏

2

A1016053M

旧石器时代考古

2

A1016054M

新石器时代考古

2

A1016055M

科技考古

2

A1016056M

中国思想史史料学

2

补修课

补修课一

中国通史专题

0

跨学科攻读硕士补修课程

补修课二

历史文献学

0

注:跨学科攻读的硕士生,须根据本人研究方向补修本学科本科生骨干课程2门(见上表)

六、开题报告

具体要求参照《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

七、学位论文

具体要求参照湖南大学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