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高研院专题讲座 | 王中江教授开讲“人文世界与经典传统:儒家诠释学的起源”

2021年09月29日 10:38

9月12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成立。作为高研院成立系列活动之一,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处、湖南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岳麓书院讲坛之“人文大家谈传统文化”专题系列讲座。9月24日,特邀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先生在线开讲“人文世界与经典传统:儒家诠释学的起源”,讲座由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皮迷迷主持,并由凤凰网全程直播,在线听众累计达39.8万人次。

新闻稿用图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先生

本次讲座分为六部分内容展开:一,何以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结合看六经的儒家化;三,六经的经典化和权威化;四,早期经典的排列和整体意义的符号化过程;五,儒家经典解释学的一些术语;六,解释学的一些方法。

首先,王老师指出,之所以有必要重新认识儒家经典诠释学,与古今社会转变密切相关。古代世界是一个以人文经典和解释的传统为主导的世界,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科技和工业文明空前发展,人类的价值观也发生了重要转变,速度、效率和功利成为人类趋向追逐的目标,但造成了事物品质的降低,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丧失,这和经典所创造的传统格格不入。而经典诠释学正是用以对抗这种同质化过程的重要手段。经典是在漫长时空中形成、并经历过考验的存在,历史上不同的族群都通过对原创性经典的不断诠释、解读来扩充自身文明,中国文明演进的模式亦是如此。然而,近代中国所遭遇到的制度化经学的解体,对儒家经学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不过,制度化经学的解体并不意味着儒家诠释学的断绝,我们今天仍然可以探索更多儒家经典诠释的可能方法,复兴传统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不同于以儒家经典诠释学始于汉代的流行看法,王老师从两个标准出发,界定了儒家经典诠释学的开端:一是文本的大致的确定和被信奉为经典;二是文本被广泛阅读、引用和诠释,同时产生了经典阐释的作品和术语。据此,儒家的经典诠释学显然不能认为是始于汉代,而应该上溯至东周时代的早期儒家。王老师结合郭店简《性自命出》《六德》《缁衣》《语丛》等出土文献,与《史记·太史公自序》《史记·孔子世家》《汉书·艺文志》等传世文献的记载相互参照、印证,提出了关于儒家经典诠释学起源的三点事实:一,《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种文本在东周时代已经大致统一和定型,并成为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典籍;二,早期儒家相信这六种文本的权威性并加以引用;三,早期儒家通过对这六种文本的阅读、理解和诠释,对每一种文本的整体性意义做出了概括,并试图将这些意义符号化。

随后,王老师回顾了六经在儒家处被经典化和权威化的过程。早期儒家频频“引经据典”的行为,一方面是建立其学说的主要思想方式,为立论立说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儒家承认经典优越性和真理性的自觉表现,同时,这一过程也反过来加强了经典的权威性。

接着,王老师追溯了早期经典次序的排列和意义的符号化过程。儒家化约每一部经典的意义,始于孔子,在郭店简诸多篇目和《荀子》中,也能看到多次对经典整体意义的诠释和概括。这既表明六种文本的次序和大致内容在当时已经基本编定,也表明此时已经开始了儒家经典诠释。

复次,王老师对“述”、“注”、“解”、“传”、“说”等儒家经典诠释的术语进行了解释。首先论证了从孔子开始,已经出现了最早的经典解释学,如《易》之《十翼》。其次分疏了后代经典诠释的一些形式的转变,如发展至汉代的注训之学,唐代的注疏之学,再到宋明以降的义理之学等。

最后,王老师列举了一些儒家经典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譬如,儒家提出了“四毋”的理性化方法,又如荀子提出的“解弊”和“虚壹而静”之法,皆是希望避免主观性的解读,追求可公度性的真理。近年来在西方学界兴起的诸种解释学理论,如哲学解释学、方法论解释学等,在儒家经典解释学中都能找到对应物,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如陆九渊说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等,均是这些理论的某种自觉。

在提问互动环节,王中江教授对网友提出的“历史上儒家的经典诠释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儒家经典有什么意义”“应该如何理解经典诠释的形式和思想家原创性的思想表达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汉语学界对中国经典诠释理论的探索和建构的努力”等问题予以了简明扼要的回应和解答。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充分,条理明晰,既有富于学术性的前沿成果,又充满人文关怀和问题意识,在方法论的层面上为儒家经典的爱好者和学习者们打开了一条探索和思考的路径。(文·图/皮迷迷)

【王中江教授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和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州大学哲学学院(老子学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老子学研究会会长。近些年出版有《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研究》、《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Daoism Excavated :Cosmos and Humanity in Early Manuscripts;Order in Early Chinese Excavated Texsts:Natural,Supernatural and Legal Approaches、『简帛文献からみる初期道家思想の新展開』等著作20多部;发表学术专题论文180多篇;主编有“中国哲学前沿丛书”、“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新哲学》、《中国儒学》(合作)、《老子学集刊》等。

【讲座直播回顾】

湖大高研院专题讲座|王中江:儒家诠释学的起源

https://flive.ifeng.com/live/1003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