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笛: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创新之路——从“创造性转化”到“转换性创造”

2023年03月28日 15:45


3月21日,正值春分,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悦笛主讲岳麓书院讲坛第488期,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创新之路—从创造性转化到转化性创造”。岳麓书院哲学系张俊教授主持,80余位校内外师生及社会人士到场听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悦笛老师

首先,刘悦笛老师从殷海光先生的“打滚论”谈起,以中国书院博物馆的西式结构、中式风格为例,引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创新发展之路”的讨论。

接着,刘悦笛老师分别阐述了何为“现代化”,何为“中国现代化”,何为“传统社会”,何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原发”与“后发”的传统说法,到“外发”与“自发”的更新说法,切入从“创造性转化”到“转换性创造”的讲座正题。

“创造性转化”一词最早由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林毓生先生提出,之后其生前好友,当代中国思想家和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在此话语基础上提出了“转换性创造”的说法。而刘悦笛老师认为,“创造性转化”和“转换性创造”都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种导向性的方法论的描述,并分别详细讲述了这两者的内涵及其提出的背景,且着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比较分析。在刘悦笛老师看来,林毓生先生所要“转化”的乃是儒家人文主义,而李泽厚先生所要“转换”的则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李泽厚先生的“转创”较之林毓生的“创化”更重创造的转换:创造就是指向新的,转换就是扬弃旧的。

讲座现场

在谈及李泽厚“西体中用”论时,刘悦笛老师认为李泽厚所谓的新“体”,既不是西方哲学的本体(ontology),也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肇始者卢卡奇的“社会本体”,而就是指民众的生活本身,这才是他的以现代化为“体”。而其“用”则是以“转化性创造”来保持中国文化的本身,并以“新形式”去创造出合适本土的个体自由、社会正义与民主政治。

最后,刘悦笛老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之为“中国式”的现代化,一方面,不能否认与“西方现代化”同质的地方,但另一方面,与“外来现代化”异质的地方,才是使得现代化得以本土化的特质所在。前者着重于“现代化”,后者则侧重于“中国式”。林毓生的“创造性转化”与李泽厚的“转换性创造”分别对此提供了导向性的方案,前者试图将传统与自由主义融合起来,后者则力求从“中用”去创造“西体”,前者陷入以西化模式为标准的窠臼,后者更主以现代化为基走出新路,这也许是面向未来的更为可行之道。所以,中国式现代化亟待实现——从“创造性转化”到“转换性创造”——的模式转型。

讲座互动环节,刘悦笛老师对现场听众所提出来的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与解答,让听众受益匪浅。(文/罗成 图/陈永豪)

【主讲人简介】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海外多所高校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荣誉委员,美国富布莱特访问学者,Comparative PhilosophyJournal of East–West Thought编委。主要著作有《生活美学》、《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审美即生活》、《分析美学史》、《情理合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Subversive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Brill, 2011)、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East and West(Cambridge Scholars, 2014)等;译有五部英文专著,策划“中国小镇美学榜样”评选等多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