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泰 | 书写中国古代博物学的历史:概念、语境与方法

2023年05月22日 16:21

4月25日晚,“岳麓书院讲坛·书院教师主讲专场”第十二讲开讲,讲座由岳麓书院历史系周金泰副教授主讲,主题为“书写中国古代博物学的历史:概念、语境与方法”。岳麓书院历史系马玺老师主持讲座。

本次讲座以“博物学”为核心,按照以下脉络展开:

1.概念检讨:博物学与natural history的互译

2.理解中国古代博物学:对象与脉络

3.中国博物学史研究兴起的语境:从“全球史”到“后人类”;如何书写中国古代博物学史:选题释例

周金泰副教授

讲座伊始,周老师向听众抛出问题:博物学是什么?他谈到既往对博物学的一些常见误解,在他看来,比较准确的博物学定义来自《辞海》:对自然界物种进行辨识、命名、分类、描述性状、搜集及展示的一类学问。周老师举出诸多生活案例,形象地向听众展示了生活中可见的博物学。

周老师介绍了“博物”和natural history互译的历史。“博物”一词源出中国本土典籍,有自身语境。中国古代的博物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种宽泛观念。古代“博物”和natural history有重合,但不能完全对应。在中国近代博物学建立过程中,由于“博物”被用以翻译natural history ,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语词符号,旧有意义被叠压取代。古今语境纠葛以及博物学在近代没有完成普及熟悉化,使得我们产生研究哪个“博物”的争议。周老师认为按照当下通行的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博物学历史研究应当是以现代“博物学”为框架划定出一类古代知识:讨论古人认知及利用自然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有延展性的“博物学史”。    

     周老师进而讨论中国古代博物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及脉络。尽管中国古代不存在系统的博物学学科,但一定存在对自然物种进行辨识、命名、分类的“博物知识”。博物学旨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关切超越了历史及个别文明而呈现出世界史的普遍意义。与其称“博物学”为“西学”概念,更应称之为“人类”概念。同时,虽然基于“现代”“西方”博物学范式界定了中国古代博物学,但仍需充分考虑“古代”“中国”语境而作出调整。在研究对象上还应该加上与气化宇宙知识密切相关且在古人眼中真实存在的“精怪”“祥瑞”。就博物的动机而言,中国古代博物行为没有展现出现代博物学的科学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色彩,而是根植于历史知识背景的古人认识及理解世界的一套基本范式。周老师提出中国古代博物学存在三个系统,分别是经典博物学,以《诗经》为源头(最具中国特色);志怪博物学,以《山海经》为源头(中西共有,中国表现出阴阳五行方术特色);民生博物学,以《周礼》为源头(中西贴合度最高)。


讲座现场

最后,周老师思考了中国博物学史研究兴起的语境。全球史扩展了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本身超越了民族国家,同时在历史时期大规模迁徙将不同区域文明整合在一起的自然物种得到关注。历史学家开始从博物学的视角解析人类文明。同时,由于多研究自然物种,博物学往往被认为和后人类思潮相关,带有解构人类主体地位的色彩。但是周老师认为两者不能划等号,博物学研究的不是单纯的自然,而是人与自然的互动,人类才是博物学史研究的真正对象。而中国博物学当下的兴起和国际上的思潮关系较少,主要是以史料为核心:一方面是出土文献和域外汉籍等新材料的发现;另一方面是研究视角的转变,既往不被关注的本草等文献进入视野。周老师还结合自己的相关研究,向听众介绍了中国古代博物学史研究的一些常见思路和选题。

讲座互动环节,主持人马玺老师从科学史的角度思考了博物学与近代科学之间的关系,周老师围绕“博物学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博物学没有在中国近代完成常识化的原因”“如何从博物学视角理解中国古代史的展开”“中国志怪博物学传统与中古宗教的关系”“古代中央-地方的博物观念的异同”等问题进行了互动和解答,现场听众受益匪浅。(图文/廖一帆)


主讲人简介

周金泰,1989年9月生于天津,2008年至2019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成员。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秦汉史、汉唐间知识史及中国古代博物学史。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