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典系列丨听张岂之先生论文化自信的历史文化基石和现实意义

2017年08月12日 14:36

10月28日上午,“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迎来了第二场活动,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张岂之先生登上岳麓书院讲坛,主讲“文化自信的历史文化基石与现实意义”,数百名观众冒着微风细雨,慕名而来,共同见证了这场难得的思想盛会。

张岂之先生毕业于北大哲学系,曾师从中国著名思想史家侯外庐先生,五六十年代,曾协助侯外庐先生整理《中国思想通史》1—2卷,后来又同侯外卢、邱汉生两位先生主编《宋明理学史》。张先生著作等身,其独立完成和主编的著作在学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已鲐背之年,90岁高龄的张岂之先生莅临岳麓书院讲学,实属书院盛事,也是此次盛典的荣幸。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教授担任本场讲座的主持,他在致辞中表示,历史和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只有回到历史,才能找到真正的文化自信,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正是以“回到历史,研究国学,振兴国学,引领社会风尚”为旨趣。

“文化自信建立在我国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张岂之先生开宗明义,将文化自信作为打通古今的纽带,面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理应将文化自信作为我们强大的信念和理想。在张先生看来,文化自信“是对中国文明史加以研究的成果,它不仅仅是对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结果,而且也是对中国文明史加以审视的结果。”

为了解释文化自信的历史渊源,张岂之先生向现场观众描述了中国古代文化共同体的构建过程。秦始皇一统天下,取消封建制,广推郡县制,彻底改变了先秦时期以血缘为中心的国家制度体系;“书同文”的政策也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以汉王朝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共同体才真正形成。这一文化共同体以儒学为主导,也包含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之学;中国自古以来既有文化的共同体,也带有文化地域特色的支脉,二者的互相融汇,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其实,汉王朝的文化共同体正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自信。唐宋以降,佛道盛行,渐趋僵化的儒家之学遭受逼迫,开始从笺注之学走向义理之学,正是因为汲取了释道两家的营养,才有了宋代新儒家的出现,儒学也由此建立了自己的本体论,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宋儒朱熹在岳麓书院萌生思想理念,表示了宋儒“寻找活水源头”的思维方式。张岂之先生援引此例,说明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不断“寻找活水源头”。当今中国面临“一带一路”战略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论课题,张先生谈到,儒学有一条根本原则,那就是“经世致用”,儒学最关注现实问题,“我们不能老停留在历史上的儒学,我们谈国学都是过去的事情,我们不但要考虑现实,还要考虑未来。”

讲座临近结束,张岂之先生援用宋代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教”作结,表达了对儒学未来的期盼。他指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对现实的深切关照,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只有对今天的现实世界认识得越深,那么对古代就越能够加以理解。此外,他也寄寓岳麓书院和国学大典,为培养更多人才,交流、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多做贡献。(作者:李伟军 图片:黄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