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习年限 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普通招考博士生的基本学制为4年,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基本学制为5年(其中博士阶段不少于3年)。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含创业、休学和保留学籍)为8年(硕博连读生含硕士阶段)。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生培养方式以学术研究工作为主,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学术交流及研讨,着重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指导,注重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 3.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研究兴趣和发展取向,指导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督促和检查研究生的课程修读情况,指导研究生开展文献阅读、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综合考试、论文开题和中期检查等必修环节。 4.学院加强培养环节的规范管理、全程监控、自我评估,把抓督查、抓执行贯穿管理全过程。完善教学评价检查和反馈机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培养过程节点管理,强化学业预警机制,提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严格把控学位论文开题审核、中期检查、论文预答辩、论文送审等环节的管理,强化论文选题的前沿性、论文内容的创新性、论文写作的规范性。 5.课程与其他必修环节的学分要求如下:
五、课程学习 1.博士生课程要加强政治引领,拓宽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公共课要注重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科基础课要结合学科前沿和研究方向开设方法论课程,根据学科交叉研究需要设置跨学科课程。学科方向课要重视通过对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的案例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课程学习形式可采取课程讲授、课堂讨论、学术报告、读书笔记、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 2.博士生课程学分不少于12学分。公共课必修《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学科基础课不少于4学分,必修《学术与职业素养课》(1学分;如硕士阶段已修,可申请免修)。跨专业报考的博士生,根据培养方案规定修读2门本学科硕士基础课程。 哲学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要求
六、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2学分) 文献阅读是博士生了解和掌握学术动态的基本途径,提高文献阅读水平是培养博士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博士生应完成本学科及导师指定的经典必读书目和重要专业学术期刊的研读,并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导师负责研究生文献阅读的指导、检查与考核。一般应于博士阶段前三学期完成,由导师评分并提交成绩。 2.学术活动(1学分) 学术活动旨在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进展。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至少10次学术活动, 包括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和学术夏令营等,其中至少2次在本学科领域的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每学期应撰写学术活动小结,注明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经导师审核认可后,交学院审核备案。一般应于博士阶段第六学期前完成。 3.社会实践(1学分) 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社会意识、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是培养、锻炼、检验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博士生开展课程助教、志愿服务、科技服务、社会调研、兼职辅导员等实践活动。一般应于博士阶段第六学期前完成。须提交实践报告,由院研究生培养办组织相关老师考核 4.综合考试 综合考试是在博士学位论文开始前或初始阶段,考查博士生是否基本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并具备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考试一般在博士阶段第三个学期进行。考试成绩合格,可进入(或继续)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成绩不合格者,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者,取消学籍作退学处理,直接攻博生或硕博连读生经申请可转为硕士研究生。 5.开题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开题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一般应于博士阶段第三个学期开展。学院成立研究生论文开题评议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审查评议,评议合格后方可开展论文工作。评议小组由3~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对选题价值、选题难度、论文工作量、研究可行性、研究生综合能力等进行评价,并给出明确评议意见。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经评议小组评审合格后可开展论文工作。 6.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是加强学位论文管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学位论文工作的阶段性督促和检查。学院应组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博士生应于申请答辩前一年开展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合格者继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不合格者,由学院在三个月内对其进行重新考核,重新考核通过者,继续攻读相应学位,如重新考核仍未通过,则不能继续作为研究生培养,按肄业处理。除保密论文外,中期检查应公开进行。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研究生应根据学术规范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具体格式规范按照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文件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