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赫滕多夫、闵道安|自然概念:从奥古斯丁、中世纪神秘主义到《道德经》
4月3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邀请德国图宾根大学奥古斯丁研究中心主任约翰内斯·布拉赫滕多夫(Johannes Brachtendorf)教授讲学,主题为“自然概念:从奥古斯丁、中世纪神秘主义到《道德经》(The Concept of Nature in Augustine, in Medieval Mysticism, and in Daodejing)”。图宾根大学汉学系闵道安(Joachim Mittag)教授与谈。岳麓书院宗教学系教授花威主持讲座。
布拉赫滕多夫教授认为,在西方思想中,“自然”概念的含义是多重的。主要存在两个解释路向:第一个是以奥古斯丁为代表,把自然理解为与上帝相对立的被造物;第二个更接近万物一体学说,试图通过在更高的统一中超越创造者与被造物来弥合二者之间的差别。虽然奥古斯丁的自然观与东方思想有着根本不同,但基督教一元论与道家和佛教对自然的理解有一定的相近之处。
接着,布拉赫滕多夫教授分别从伪狄奥尼索斯、爱留根纳、埃克哈特与库萨的尼古拉等思想家入手,分析了基督教一元论中的“自然”学说。事物的超越本质:“形式即空”。他认为,上帝超越一切矛盾的学说的第二个含义涉及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都有其本质,某物具有什么样的本质,是通过否定的方式产生。从这里可以看出,基督教与佛教哲学中关于自然的讨论有着惊人的关联。
对此,他分别介绍了龙树与日本哲学家西谷启治的观点,即事物的本体或自性是超越实体思维和本质概念的。从实体思维的角度来看,火的自性就是火,但真正的自性却是非自性;虚无在西方仅仅是形式、确定性和矛盾的缺失,而万物在虚无的领域中重新显现,成为具有各自自性的实质性事物。对自然概念的讨论表明,西方一元论传统与道家、佛教等东方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奥古斯丁的立场与这两者都不同。
随后,与谈嘉宾闵道安教授展示了多幅中国传统绘画,以解释古代中国的“自然”概念与西方“自然”概念之间的区别。总的来说,古代中国会更多地将人自身融入到自然之中,以至自然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不存在所谓的“超越神”概念。
互动交流环节,布拉赫滕多夫教授和闵道安教授对现场听众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细致解答。整场会讲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听众反响热烈、收获颇丰。(文/曾海鹏)
【主讲人简介】
约翰内斯•布拉赫滕多夫(Johannes Brachtendorf)教授,中文名柏若望,现任德国图宾根大学奥古斯丁研究中心主任,“神学中的哲学基本问题”讲席教授,哲学学院兼任教授,图宾根大学“科学论坛”学术顾问,曾任美国维拉诺瓦大学“奥古斯丁思想特设讲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形而上学、心灵哲学和宗教哲学,目前担任德国奥古斯丁拉德对照批判考订版全集主编,出版、编辑著作多部,代表作为《奥古斯丁论人类心灵的结构:〈论三位一体〉中的自身反思与上帝知识》《奥古斯丁〈忏悔录〉释义》《费希特的存在学说》等。
【与谈人简介】
闵道安(Joachim Mittag)教授现任图宾根大学汉学系教授,国际知名汉学家,《亚洲史学报》(Journal of Asian History)共同主编,曾任图宾根大学汉学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等职。1984-1986年留学复旦大学,师从朱维铮教授,1989年慕尼黑大学博士毕业。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学史、早期中国史、包括经学在内的中国思想史、跨学科史学比较研究等。出版专著《论宋代〈诗经〉学》《欧洲和中国的历史思想:在历史文化上的自我观以及对他者观》等,主编出版《文化传统之多样性:记念、历史与认同》《历史真相、史评与意识形态:从新的比较研究角度审查中国史学和历史文化》《构想帝国:古代中国与古罗马比较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