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毓灵 | 辨物识人:大邑商的人群与社会
11月10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副主任、安阳工作站站长何毓灵先生讲学,主题为“辨物识人:大邑商的人群与社会”。岳麓书院考古学系向桃初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中,何毓灵教授秉承“透物见人”的考古学宗旨,以“大邑商里都有谁?”为引子,分别从殷墟王族墓、王后墓、贵族墓、工匠墓、贞人墓、平民墓等多个方面,生动地讲述了大邑商的人群与社会。何毓灵教授在详细介绍了殷墟王陵的发掘历史、遗址布局后,便以妇好墓为例讲述了商代王后墓的相关问题。在讲述贵族阶层亚长墓时,依据墓主人骨和相关随葬品情况,讲述了墓主性别、年龄、族属以及死亡原因等各种信息。接着,他以洹北商城、殷墟孝民屯铸铜匠墓、铁三路M89以及王裕口南M1093、M94等墓葬为例,着重讲述了考古学如何辨识不同人群的“职业身份”。
现场互动环节,听众就殷墟车马器、铸铜作坊的最新考古发掘情况、王后墓的性质、中原地区与四川盆地的铸铜技术传播交流情况、殷墟时期社会的粮食生产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何毓灵教授逐一作了解答。(文/韩佳颖)
【主讲人简介】
何毓灵,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副主任,安阳工作站站长。主要从事夏商周时期考古发掘与研究,长年坚守于殷墟考古发掘第一线。系统发掘了商代中期都城的宫殿区、手工业区,填补了商代中期都城考古的空白。长期致力于殷墟都城布局与手工业生产研究。发掘了继妇好墓之后殷墟保存完好的高等级贵族墓亚长墓,第一次揭露殷墟时期特殊人群甲骨占卜巫师的家族墓地。工作期间,曾先后多次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分别于2005、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到日本橿原考古研究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访学。已发表考古报告、论文、图录、随笔等各类文章80余篇(部)。主要围绕着殷墟时期的都城布局、手工业生产、社会礼制、墓葬制度及殷墟废弃进程等多个学术前沿课题。研究工作得到国内外多个基金资助,先后主持、参与了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研究。长期致力于殷墟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工作,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考古公开课》《探索与发现》《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等热门栏目进行讲座,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