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纪、刘旭光 | 历史与本质:中国美学的形而上学追问

2024年11月29日 16:20

11月24日下午,“岳麓书院讲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成纪和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刘旭光主讲,主题为“历史与本质:中国美学的形而上学追问”。岳麓书院张俊教授主持讲座。

刘成纪教授以“本无与性空:重论中国美学的意象”为主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谈起,认为“美在意象”的判断是场域性的,保持了一定的理论弹性。他首先阐述了中国哲学中的“象”,指出中国传统思维表现为以“象”为核心,围绕“象”来展开。随后,分析了中国哲学的实体与虚体,表明“道”的非确定性使中国哲学摆荡在有无、明暗、黑白、经验、超验之间。同时,比较了道家的有无与佛教的空色,认为中国本土哲学从来没有否定过现象世界的真实性,“无”的意义在于为人的认知设定了一个无法达到的限度,佛教则彻底否定了现象世界的真实,空被赋予了绝对性。在人与对象世界之间,道家反思认识对象所需的主观条件,认为自我消解是使对象呈现的最佳方式;佛教则将中国本土哲学实然的“象”位移成了基于视觉的“相”,人的认识在此是前置性的。最后,刘成纪教授比较了中、西、印三大哲学传统的实体论、象论、意象和审美意象的合成,指出中国哲学意象的独特性在于具有内在纵深性,赋予了意象生命精神。

刘旭光教授否定“意象说”,其主题报告“审美灵境论——关于审美对象的一种回答”提出了与刘成纪教授截然不同的论点。他以读诗、赏画、登高带来的沉郁、典雅和雄浑之感引发听众思考,“审美活动的对象把我们的心灵引入某种不可明说的状态到底是什么?”他从这一美学问题引出康德的“审美理念”,即感性的一般性,它包含三个层次:理性理念、审美理念以及不确定的意象的陈列。其次,分析了“审美理念”的变形,通过对席勒、谢林和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审美灵境的感悟,讨论对“理念”的反思和对“审美理念”的感悟,哪一个才是“审美”。随后,探讨了意志与心灵,指出在叔本华以理念为核心的艺术观中,审美是对于意志的直观与感悟;而借“审美理念”开启的“审美灵境”往往转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感受——“我说不出的什么”。刘旭光教授认为,审美灵境的第一个维度在一些美学家看来是审美对象所呈现出的某种无限丰富性,第二个维度是某种不可见的终极存在的显现,第三个维度是某种难以言传的审美对象的构成性因素;而审美灵境的发现是对审美经验的真正还原。最后,他指出,中国古人在审美上一直是把这种灵境作为真正的审美对象的,中西方在审美对象的问题上是相通的。

张俊教授总结道,刘成纪教授继承和发展了叶朗先生提出的“美在意象”论,清晰地认识到了传统哲学对人的有限性的反思,中国美学思想中的意象说是“无中生有”,是中国化的过程;刘旭光教授则探讨既是感性,又是超感性的审美理念和不可言说的审美灵境,触及到了形而上学的核心,也体现了审美人文主义的理想。

对谈环节,两位教授针对美学的历史主义和本质主义两条路径交换了不同的看法,刘成纪教授赞同扩大意象概念、走历史主义道路重述中国美学史;刘旭光教授则坚持本质主义,以美学的本质问题建构中国美学历史。

互动环节,两位教授对现场听众提出的“审美理念能否摆脱‘意象’单独展现?”“没有满头审美理念的人是否有审美能力”“如何在欣赏中国传统音乐弱化‘象’、放大‘意’”等问题予以了清晰且扼要的回应。(文/吴毓荻,图/书院小生、刘益文)

会讲人简介

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与美育中心主任。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美学学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和艺术史研究。出版专著1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发表论文200余篇。成果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刘旭光,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中西方美学史、美学理论及艺术理论研究。出版专著4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