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合康三 | 汉语文化圈的特质与课题

2024年11月18日 10:12

11月13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邀请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川合康三先生讲学,主题为“汉语文化圈的特质与课题”。日本南山大学名誉教授蔡毅先生担任翻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李清良教授主持讲座。

川合教授指出,包括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在内的“远东”一带,常被称为“儒教文化圈”或“汉字文化圈”,然而他更愿意称之为“汉语文化圈”。其中所谓“汉语”,并不是指中国话的整体,而是特指中国古典所使用的语言,亦即中国的文言。这个文化圈之所以有一种文化上的共通性并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主要是由于共同阅读和写作中国的文言。

他认为,相对于作为口语的白话来说,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具有两个突出特点。首先是稳定性和普遍性。文言是表现语言的表语文字,不像表音文字那样随着时代和地域的转换而变化,而是能够克服各地方言的障碍和时代变化的影响,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因此通过文言,不仅可以在幅员辽阔、方言众多的国度里形成中央集权的王朝,而且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构成一个文化圈。可以说,没有中国的文言,就不可能形成汉语文化圈。

中国的文言也比白话更具权威性。文言作为最初用文字记录的语言,一般是宗教性的、巫术性的话语,因而比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更具有权威性,尽管后来宗教与巫术色彩逐渐淡化,但其权威性并不因此而减损。正因如此,在中国古代,能写字作文的人,亦即能使用文言的人,就会被看作是特权阶层,就能进入上层社会。这种人在中国古代就是所谓“士大夫”,他们是承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无论在文化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都是如此,所以诗人同时也是官员,二者同体共身。当然,在欧洲人看来,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因为在他们那里,政客和诗人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川合教授表示,使用文言的士大夫阶层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双肩挑”,不仅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文化、文学的性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惊人的长期一贯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原因。文言的普遍性和权威性,也使得汉语文化圈内的人们不仅崇敬和爱好汉诗汉文,还认为自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是汉语文化圈的一分子,是其中具有对等地位的一员。正因有这种认同感,汉语文化圈才得以成立。当然,在东亚各国,构成汉语文化圈的主要阶层是有差异的。在中国,一直是士大夫阶层。朝鲜则是所谓“两班”,也就是被称为文班和武班的贵族阶层。在日本,最初是天皇以及身为朝廷高官的贵族;到室町时代,汉诗文的中心转到了佛教僧侣手上;到江户时代,又转而以藩儒为中心,同时职业性的汉诗人也随之登场,并扩展到武士、商人等社会阶层。明治以后,则主要是大学教师等知识分子。

他最后指出,距今大约150年前,这种一体化的认同感开始崩塌,乃至相互敌视。造成这种状况的首要原因当然是政治的问题,但也许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欧近代思潮进入东亚后改变了这片土地上传统的一贯性。因此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不是战争等外部危机,而是汉语文化圈内部的危机:构成汉语文化圈之基础和核心的中国文言,或者日本人所说的汉诗汉文,在急速地衰退,传统文化、传统语言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重视。但川合教授相信,汉语文化圈仍会继续作为远东各国的文化基础,并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这不仅因为汉语、特别是中国的文言,已深深渗透了远东各国的语言,更因为人类是文化性的存在,切断与过去文化的连接,我们就无法生存。汉语文化圈的文化,特别是汉诗文的读写,尽管过去只限于上流社会,但它扩散、渗透到了一般大众,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世界观、人生观,规定了人们基本的思考方式,覆盖了这个文化圈的全体,并依然在当今汉语文化圈中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因此,汉语文化圈最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今后仍会和我们相依相伴,永不分离。

(文/李如予,图/李政沐)

主讲人简介

川合康三(Kawai Kozo),1948年生,文学博士,日本学界首屈一指的中国文学研究专家,现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历任日本东北大学副教授、京都大学教授、台湾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客座教授、国学院大学特别专任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客座教授等职。著有《中国的自传文学》《终南山的变容》《中国的Alba》《中国的恋歌》《桃源乡:中国的乐园思想》《中国的诗学》《隋书经籍志详考》(合著)等。译注《李商隐诗选》《白乐天诗选》《新编中国名诗选》《韩愈诗译注》(合译)、《文选》(合译)、《曹操·曹丕·曹植诗文选》《杜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