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访教授讲座】张求会教授讲述“光绪丁酉戊戌湖南新旧党争之再研究”

2018年01月30日 09:25


2018年1月19日上午9:30—11:30,岳麓书院邀访教授讲座第16期邀请广东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张求会教授,做“光绪丁酉戊戌湖南新旧党争之再研究”的主题讲座,岳麓书院副院长、杨度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吴仰湘教授主持讲座。来自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师生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70余人到场听讲。

IMG_7439

张求会教授主讲岳麓书院邀访学者讲座第16期

本次讲座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张教授介绍了再研究的几个要点。主要有三个:谁在争(who),争什么(what、why),怎么争(when、where、how)。关于谁在争,张教授认为,当时主要分为维新派、守旧派,还有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派(不好命名)。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守旧派以张之洞、梁鼎芬等为代表,而介于二者之间的派别,则是以陈宝箴父子、黄遵宪等为代表。他们就政治、利益、学术、地域、路径、人性以及社会构想认知体系等,展开了全面且较为激烈的争斗。他们之间的争斗大致可分为不忍言、不愿言、不便言、不敢言几类。

IMG_7451

岳麓书院邀访学者讲座第16期现场

随后张教授阐释了黄彰健先生及其《戊戌变法史研究》的特殊价值。张教授主要介绍了黄彰健先生的特殊身世,及其撰写《戊戌变法史研究》时特别困难的研究条件。在该书中,黄先生对丁酉戊戌年发生在长沙的“唐才常窜改课卷”“宾凤阳遭人栽赃”等部分场景进行了经典性的还原。经过再研究,黄彰健先生的诸多还原都被后来披露的史料所佐证。因此,黄先生是一位兼具史德、史学、史识、史才的学者。接着,张教授还对其他研究者关于“谁窜改了学堂课卷”和“谁制造了下流揭帖”两个问题的论述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肯定了黄彰健老师的研究。

最后,张教授分享了进行史学再研究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一、对“标签化”仍要保持警惕;二、史实重建比价值判断更重要;三、从反复研读经典中获取养分;四、重新解读、从新使用旧材料;五、不断挖掘、有效使用新材料;六、勇敢地尝试新理论、新方法。

IMG_7470

现场观众提问

整场讲座张教授教授引经据典,层层深入、对丁酉戊戌年发生在长沙的一些新旧党争事件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讲述与分析。讲座互动环节中,张教授针对听众提出的陈宝箴调阅时务学堂的课卷是因为政治的原因还是制度的原因,戊戌变法后湖南地区的革命等活动十分活跃是否与之有关联,今天所谈论的问题多是间接的证据、关于这些问题的直接证据有多少,当年的新闻传播手法及其影响对今天的新闻传播有什么启示等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

 

附:主讲人简介

张求会,广东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江西义宁陈氏家族的文献整理、人物研究,出版个人专著《陈寅恪的家族史》《陈寅恪丛考》,合作编纂《陈宝箴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之一),整理出版《同照阁诗集》,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文献》《中国文化》《九州学林》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 

(岳麓书院科研基地办公室 陈永豪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