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访教授讲座】 武汉大学李维武教授讲述中国哲学研究的新方法

2019年04月09日 08:16

2019年3月29日晚,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邀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李维武教授讲学,主题为“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19—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讲座由岳麓书院院长助理、哲学系陈仁仁教授主持,岳麓书院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共计90余人现场听讲。

李维武教授

李维武教授从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区分开始讲起。“哲学史”与“思想史”这两个概念已经使用了近百年,但长期以来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和界定。一直到1983—1984年,中国学术界就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才开始明确区分和厘清哲学史与思想史各自的内涵。哲学史属于哲学学科,着重于探讨形而上的“思”,“思”是指哲学思维的抽象性、逻辑性。思想史属于历史学学科,着重于探讨非形而上的“史”,“史”是指历史运动的现实性、经验性。此后,思想史不再是“大号哲学史”,哲学史也开始“纯化”。

哲学史与思想史得以区分之后,一方面,凸显了哲学史的内在逻辑开展,使中国哲学史研究更具有哲学意味;但另一方面,又难免疏离了非形而上的“史”,使中国哲学史研究由于过分强调抽象的逻辑开展,而忽视了来自历史文化的现实性、经验性。因而哲学史和思想史之间仍然应该以某种方式重新关联起来。

受到周继旨、萧萐父等先生关于“哲学史研究的‘泛化’与‘纯化’问题”讨论的启发,李维武教授继而提出了“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他主张在哲学史研究中吸取更多的思想史研究的内容,把形而上的“思”与非形而上的“史”结合起来,改变那种只注重哲学史自身的逻辑展开而忽视哲学史与历史文化之间联系的状况。

李维武教授认为,在19—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中,开展“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与思想史相关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从思想史扩大其研究的问题域,拓展其研究的空间,考察其历史文化环境。

问题之于哲学史研究非常重要。19—20世纪中国哲学的提问方式和由此而来的问题,从其性质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来自哲学自身的提问方式和问题,二是来自现实世界的特殊的提问方式和问题。前者主要是指哲学中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及属于历史观与文化观的一些基本问题。后者是指一些十分重要、具有普遍性而又不是经过一两次或若干次探讨就能做出最终解决的问题。

在李维武教授看来,在19—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中,“中国向何处去”问题的研究就十分有意义。不过其思辨性和哲学味不是很强,处于哲学史与思想史交叉的边缘,常常容易被哲学史研究者所忽视。“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作为一种新方法,就是试图改变这种看法,希望从思想史视域对19—20世纪中国哲学的问题域加以拓展,将这些看似是边缘性的问题,纳入到研究中来。由此构成了19—20世纪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层次和结构:在最抽象的层面上,是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在居中的层面上,是历史观与文化观问题;在最具体的层面上,是政治哲学问题。

讲座现场

从思想史拓展19—20世纪中国哲学史的研究空间,关键在于进入当时的思想世界,从中发掘和疏理出具有哲学史意义的思想史内容,重构哲学史与思想史的联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注意:一是哲学与其他相邻学科的联系。经学、史学、政论等文献中的哲学内容。这种联系,从实质上看是一种思想史的联系,如李大钊的《史学要论》《史学思想史》、王星拱的《科学方法论》《科学概论》,就分别与历史学和自然科学相关;二是观念史研究。观念史与哲学史之间存在着交叉、贯通之处,如“自强”“维新”“革命”“科学”“社会主义”等集中体现当时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反映了时代要求且具有哲学品格的观念;三是社会思潮史研究。一个能够产生持久有力影响的社会思潮往往具有哲学内核,这个哲学内核的生成、辐射与更新,是经过哲学家、思想家的自觉创造而完成的。如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马克思主义,还有当时一度盛行的改良主义、三民主义、自由主义、科学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都需要哲学研究者深入研究、发掘,阐发其中的哲学内核。

从思想史考察19—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文化环境。历史变革及新的历史文化因素的出现,对19—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近现代报刊的出现。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纸质新媒体,使思想的传播更加快捷、便利、及时,推动了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和传统更新。二、现代大学哲学系的设立。其作用之一,建构起现代哲学教育制度,能够对哲学系的学生进行专业的培养和专门的训练,使之初步具有从事哲学研究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作用之二,不同学术主张的哲学家一起共事,使之有更密切的联系与交流,促进20世纪中国哲学的开展。三、现代思想文化运动的兴起。

李维武教授认为“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固然重视哲学史与思想史的联系,但并不是要把属于哲学的哲学史变成属于历史学的思想史。历史学的思想史所涉及的“史”,往往是以历史上的思想碎片的形态呈现出来,注重探求或还原其本真面貌。而“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则更加重视从这些“史”中探寻出“思”的内在逻辑与展开脉络,揭示哲学发展的“一以贯之”之“道”。因此,“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并不是一般意义的思想史研究,其归根到底仍然是一种哲学史研究。

最后,李维武老师对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与回答,赢得了现场听众阵阵掌声。(图文/陈永豪)

现场听众提问交流

主讲人简介

李维武,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理事,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儒学文化分会会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19—20世纪中国哲学。著有《20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中国哲学的传统更新》《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重读毛泽东〈实践论〉》等著作,发表论文2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