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荣教授讲述清代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

2019年04月22日 20:20

2019416日上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邀美国伊利诺州州立大学历史系、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周启荣先生主讲岳麓书院讲坛第372期,主题为“清代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讲座由岳麓书院哲学系主任殷慧教授主持,岳麓书院师生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共计130余人参加了本场讲座。

微信图片_20190416153207.jpg

美国伊利诺州州立大学周启荣教授

周启荣教授首先指出,清代思想史发展集中在考证学与汉学两方面,而清初礼教主义兴起与考证学发展有重要关联。前辈学者如章太炎、梁启超、胡适、徐复观、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余英时等提出的宋明理学反动思潮、满清高压政策、儒家智识主义兴起等观点,均致力于讨论考证学的兴起与发展。他认为,清初儒学的转型与经学复兴方向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儒家道德论强调透过习礼工夫塑造心性道德、儒家经世论重视士绅透过强大宗族来维系和控制基层社会秩序、儒家“净化”主义发展激发清初经学辩伪研究风气、清初礼的象征意义归因于文化身份意识强化与明朝的灭亡。

接着,他指出儒家礼教思潮兴起与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一是由康熙初到乾隆初期,经学、礼学与考证学发展,同时程朱礼学、宋元礼学开始复兴;二是由乾隆初到乾隆中期,礼学逐渐转变成为对经学注解研究,三礼成为经学研究重点;三是乾隆朝后三、四十年至嘉庆年间,重视汉学,排击宋儒的经学与礼学,汉宋出现对峙。

随后,周启荣教授从四个方面讲述清初礼教主义兴起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第一,清初反三教合一思潮与儒家净教主义兴起,激发了清初兴起疑经辩伪的研究风气,如黄宗羲、万斯大、陈确、颜元等儒者质疑《太极图》《周礼》《大学》等经典为伪书或者不是纯儒家典籍;清初这些儒者还提出“以礼为教”论点,强调礼教内涵及重要作用。

第二,康熙时期出现的古礼争论与宗祠祭礼的建构有很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朱子礼学与宋元经学复兴、建立宗族与礼制研究与《朱子家礼》争论等方面。这一时期礼学特点主要在于非注经式和朱子礼学研究。

第三,乾隆时期礼学考证转变与汉学兴起。主要表现在礼仪争论与礼经研究、成立三礼馆、推崇朱熹的礼学与经学等。

第四,古音古字学与汉学兴起。乾嘉时期惠栋、戴震等经学家考证古音、汉古文经学、先秦诸子等内容,都是为了研究古代礼制和解决当时礼制改革所引起的争论;同时大部分经学家讨论宗族建设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包括建立祠堂、制定祭礼、编修族谱等事宜。

最后,总结到:“清代礼教主义”主要体现在“以礼为教”(道德论)、“以礼为学”(经学)、“以礼经世”(宗族论述)等三方面,清初儒家思想主流集中在礼教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IMG_5446.JPG

现场听众提问

讲座反响热烈,在互动环节,听众纷纷向周启荣教授提问。主持人殷慧教授也借此机会提问道:“朱子学、阳明学学者都十分重视《朱子家礼》,那么它们在清代是如何转化的呢?”周启荣教授回答:“清代所讲的《家礼》,其实是明代官方所认同的家庙,而清初对宗祠的建构大都是依据《家礼》进行的。”他还回答了听众提出的“清代学者如何看待荀子学?”“礼教主义与清朝高压统治之间是否有关联”等问题。大家踊跃发言,意犹未尽。讲座在掌声中结束。

讲座开始前,岳麓书院还举行了客座教授聘任仪式,聘请周启荣教授为“岳麓书院客座教授”。岳麓书院副院长李清良教授代表书院颁发“岳麓书院客座教授”聘书,希望周启荣教授进一步指导岳麓书院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戴玉梅  图/黄沅玲、夏金龙)

微信图片_20190416153239.jpg

岳麓书院副院长李清良为周启荣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主讲人简介】

周启荣(Kai-wing Chow)教授,美国加州戴维斯(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大学历史博士。现任美国伊利诺州州立大学历史系、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史博洛博物馆馆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高级访问学者。2016年当选美国中西部亚洲研究学会(Midwest Conference on Asian Affairs)会长。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思想史、礼学史、新文化史、比较书籍印刷史与公共文化史。

主要著作有:1.The Rise of Confucian Ritualism: Ethics, Classics, and Lineage Discourse《清代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韩文版获评韩国国家科学院2014年优秀学术著作,韩国专著出版社(Monograph Pres2013年版。中文版列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Publishing, Power, 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China《前近代中国的出版、文化与权力》),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文版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