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教师专场 | 郭伟民教授讲述“史前中国多元一体文明化进程中的湖湘气派”

2021年10月08日 17:55

为发扬岳麓书院朱张讲学传统,促进学术研究,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策划组织“岳麓书院讲坛·书院教师主讲专场”。专场系列讲座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学科研岗教师主讲。9月22日晚,“岳麓书院讲坛·书院教师主讲专场”第一讲由考古学系郭伟民教授主讲,主题为“吾道南来—史前中国多元一体文明化进程中的湖湘气派”,岳麓书院考古学系向桃初教授主持。来自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省考古研究所、市考古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师生学者及各界社会人士70余人到场听讲。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古学系郭伟民教授

讲座主要围绕以下八个方面展开:一、湖南地理与古史记忆;二、绿野仙踪、荒野游群——湖南的旧石器时代 ,湖南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三、埏埴为器、渔猎采集——玉蟾岩崛起南岭山地;四、掘壕造屋、聚族而居——彭头山文化走向大河平原;五、浪漫神秘、众妙之门——高庙文化引发中国第一次艺术浪潮;六、万城之城、稻作文明;七、南蛮向化、夷夏相融——华夏中原的出现与华夏边缘的形成;八、湘江北去、吾道南来——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史前湖南。

讲座伊始,郭伟民教授讲述了湖南的海陆位置、地理特点以及文献中关于湖南的记载,为我们了解史前的湖南提供了基础。随后介绍了大量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提出了“湖南旧石器时代连续稳定的砾石石器工业技术是中国旧石器文化的重要传统”、“湖南引领了狩猎采集向稻作农业演进,对于中国史前文化有杰出的贡献”等重要观点。

讲座现场

随后,郭伟民教授重点讲述了高庙文化,通过对遗迹与遗物的分析,指出湖南史前观念与信仰的文化创造对中国新石器文化观念的变革直接影响了中国史前和华夏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紧接着,郭伟民教授运用大量数据佐证了史前湖南对于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贡献,从“阳鸟负日到人物御龙”“从八角星相到四维八极”“从兽面獠牙到饕餮傩面”“从鸡叫城木构建筑(前堂后室左右厢房)到皇家宫殿式样”,无不证明了湖南是史前中国多元一体文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流互动环节,郭伟民教授对现场师生的提问作了专业详实的解答,逻辑严谨、妙语连珠、深入浅出,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更为深入地认识与了解了湖南史前文明地发展脉络。(图文/李芳)


【主讲人简介】

郭伟民教授,1964年11月出生,湖南汉寿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历史学博士。199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2021年7月调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考古学会理事长,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个人学术研究重点为新石器及先秦考古学研究,承担“中华文明探源”及“考古中国”课题,长期主持湖南大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研究工作,多个项目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国家田野考古奖。累计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论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