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 | 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逻辑
10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张志伟教授应邀主讲岳麓讲坛第511期,主题为“存在即虚无——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逻辑”。岳麓书院哲学系舒远招教授主持讲座。
张志伟教授
讲座伊始,张志伟教授抛出了他的主要观点:在海德格尔哲学中,存在与虚无基本可以等同,二者不可分割。对存在问题的追问贯穿了海德格尔的哲学生涯,他认为古典形而上学都遗忘了真正的存在问题。正是通过对尼采的阐发,海德格尔完成了他对古典形而上学的批判与超越,并发展了自己的关于存在与虚无的学说。
随后,张志伟教授仔细解读了虚无主义的发展脉络,并引出尼采对柏拉图主义的批判。“虚无”作为概念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便已出现,在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轴心时代”时期,人类便已认识到世界的恐怖与自身的软弱,于是建立文化系统以面对虚无。虚无主义则是十八世纪出现的词语,指对存在物之存在的否定、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虚无主义的时代正源自文明之抵御虚无的无力,可以说是现代化的进程取消了文化中一切坚固的事物,导向了虚无主义的世界。尼采的“上帝死了”的断言也就意指这种超感性世界已然崩溃的状况。在尼采对柏拉图的批判中,尼采提出以倒转真实世界与可感世界、肯定存在者的感性世界作为克服虚无主义的方式。但海德格尔认为,尼采的这一倒转并未真正克服虚无主义。要废除柏拉图主义式的世界结构不能依靠简单的颠倒,而应该改变秩序模式“倒转出来”。海德格尔由此发问:为何存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通过追问存在者背后的存在,海德格尔越过尼采的感性世界而得以追问虚无。
讲座现场
张志伟教授还正面阐述了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存在即虚无”。存在者之在场正奠基于缺席了的存在,存在本身正是作为无蔽状态而本质性地现身,因此形而上学才无法揭示存在。通过把存在设定为虚无,海德格尔试图扭转自尼采以来虚无主义的方向。人则向来对这一作为虚无的存在有所领会:他站在存在与存在物之间的河流中,但这一河流只有一岸即存在者,存在的一侧则是无尽的深渊。因此正是对存在者背后之存在的追问、以及思考人对于虚无处境的领会,海德格尔方言明存在即虚无,而当人们忘记存在而只追问存在者时,虚无主义就产生了。
最后,张志伟教授总结说:“虚无主义逻辑”启示我们,试图通过永恒实在去消除虚无主义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人之有限只会将其降为存在之物。或许只有通过虚无主义才能克服虚无主义,海德格尔之意正在于此,这也是为何可以将其思想称为“虚无主义逻辑”。
【主讲人简介】
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哲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大首批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北京市哲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