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教师主讲专场 | 马玺 矿井里的巴金:近代文学中的矿工及其身体的政治性 | 预告
岳麓书院讲坛之
书院教师主讲专场第七十讲
【讲座信息】
主 题:矿井里的巴金:近代文学中的矿工及其身体的政治性
时 间:2025年5月13日(周二)19:00—21:30
地 点:湖南大学教学东楼209室
主 讲:马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
主 持:余露(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
主 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承 办:岳麓书院历史学系
【主讲人简介】
马玺,云南昆明人。2006年至2010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和法学学士学位;2010年至201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3年至2018年就读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写作受美国The D. Kim Found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ast Asia的资助与支持。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任博士后研究员,现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兴趣为19世纪以来中外科技交流以及近代科学与空间意识、领土观念、大众文化和历史编纂的关联。近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湖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各1项,已刊论文见于《新闻与传播研究》、Annals of Science、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等国内外期刊。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巴金连续写作和出版了两部以矿工为主题的小说——《砂丁》(1933)和《雪》(1933)。这两部作品既是左翼文学的产物,也见证了近代中国劳工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矿工的身体与劳动开始在文本和图像中浮现,并被赋予政治意义。 通过将身体的体验引入写作实践,巴金和他同时代的作者将矿工劳动的身体塑造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而作者行动的身体则成为沟通写作与劳动的中介以及跨越阶级差异的桥梁。由观察、体验和书写紧密联系起来的矿工和作者的身体,在20世纪更被视为讲述和阐释矿工阶级地位的合法性来源。
本次讲坛报名二维码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