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讲坛第259期(明伦堂讲会第222期):倪培民:世界哲学语境中的功夫儒学

2017年04月20日 00:00

题:世界哲学语境中的功夫儒学

主讲人:倪培民(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

主持人:李清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院长、教授)

间:4月22日(周六) 15:00—17:30

点: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内中国书院博物馆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

倪培民,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研究员,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终身教授,文明对话研究院(柏林)专家委员会委员、资深参议,《中外比较哲学丛书》(纽约全球学术出版社)主编。于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获复旦大学哲学学士(1982),西方近代哲学硕士(1985),并被推荐赴美国康涅狄克大学深造。1991年获康州大学哲学博士。2016年秋季,应杜维明先生的邀请,回国担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协助杜先生工作。

内容提要:

多年来,倪先生在国内外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著作,从功夫角度解读儒家哲学,并开辟功夫哲学的论域。这次讲座,他将向听众介绍儒家功夫哲学的基本内容,指出作为生活之道的功夫概念既能够纠正许多对儒学的哲学误读,也可以帮助西方主流哲学克服其理智主义的局限。从功夫角度解读儒学,意味着把儒家学说当作修齐治平的功法指导,而不是描述世界的理论体系建构;意味着儒家学说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艺术人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对人生作出道德规范;意味着儒家经典中的许多言语需要从语用的角度去解读,而不是只看字面的意思;意味着儒家经典的内容必须要通过修身实践才能充分理解。这一解读不是简单回复到宋明儒家的话语系统,而是在宋明功夫论的基础上向西方现代主流哲学展示儒学的独特价值,与西方哲学对话,并由此而促使西方主流哲学发生深刻的变化:它将开辟一个新的哲学领域(功夫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功夫方法论)、并由此而形成一系列的功夫理论(哲学的功夫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