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73期:高江涛、赵海涛:试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与动力 二里头文化—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 预告
5月24日(周五)晚,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江涛和赵海涛老师讲学,主题分别为“试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与动力”“二里头文化—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讲座将根据考古资料及研究所呈现的不同社会形态或文化模式,分别讨论和分析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与动力,以及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敬请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宣传和参与岳麓书院讲座。
岳麓书院邀访学者讲座第73期预告
【讲座信息】
二里头文化—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时 间:2019年5月24日(周五)19:00—21:00
地 点: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报告厅
主讲人:高江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赵海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持人:向桃初(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古系教授)
主 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承 办: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 岳麓书院考古系
协 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展基金
【主讲人简介】
高江涛,男,197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考古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明起源、早期国家形成、夏商周考古和先秦历史地理研究。长期工作于田野考古发掘第一线,参加发掘的遗址先后有河南新乡周宜丘、郑州小双桥、偃师二里头、新密新砦、淅川下王岗等等。现正主持著名的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著有《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一书,曾获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在《考古》《文物》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赵海涛,考古学硕士,副研究员。2002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直参加二里头遗址工作,主持或参与主持其中的多项重要田野考古项目。大型考古报告《二里头 1999~2006》的主编之一和主要撰写者,该报告先后被评为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二里头2010~2017》。
【内容简介】
中国早期国家形成问题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与考古学界讨论最热门的课题之一。丰富的考古资料尤其近年新发现与研究表明中国各区域国家形成过程中社会形态表现出不同的特质,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目前至少有“陶寺模式”、“红山模式”和“良渚模式”等。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是从无中心的多元到有中心的多元一体,这或许正是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发展演进的最大模式和特色。早期国家形成的动力是指推动国家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这一演进过程的根本原因,即文明化的动因。对中国早期而言,也是探索其文明延绵不断的深层原因或者动力机制。文化间的互动交流与碰撞(战争)是中国文明演进的外动力;而务实与创新则是中国文明演进的原动力,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里头文化核心地位的确立,首先在于自身的“王朝气象”,表明独具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特质的王朝礼制已经形成。尤其是在中心区发现有中国最早的“井”字形主干道路系统,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区,形成“九宫格”式的宏大格局,宫殿区恰好位居中心。这一格局或许表明:《禹贡》九州观念在此时业已出现。二里头文化的核心地位也体现在二里头文化分布区以二里头都邑为中心的金字塔式的聚落等级结构和众星捧月式的聚落空间分布格局。二里头文化的核心地位,形成于其进入王朝文明阶段的划时代的横空出现过程,最大价值体现于这一划时代的变革对商周文明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还体现在其兼收并蓄的胸怀,并在强力向四方扩张、辐射文化影响力这一过程中,各地文化完成了由多元向一体的转型,“中国”世界的雏形得以形成。
【报名通道】
非常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听讲座,报名烦请点击https://h5.sosho.cn/activity/detail.html?id=14210 填写报名表实名参加讲坛,参加活动免费。因交通管制,烦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报名成功后页面会显示已报名,讲座当天也会收到系统信息,烦请于开讲前半小时内前往讲坛签到处,领取入场券后入场。报名成功但无故未签到,将被列入黑名单,影响以后参加书院活动。敬请关注岳麓书院微信公众号(hudayuelu),或加入岳麓书院讲坛QQ群(二群群号:398933230),了解更多资讯。非常感谢关注、宣传及参加讲座,期待到时岳麓书院见。
岳麓书院邀访学者讲座第72期报名二维码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