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坛384期:王奇生:历史研究中的“后见之明”与“后见之盲” | 预告

2019年06月20日 21:33

621日(周五)上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王奇生教授讲学,主题为“历史研究中的‘后见之明’与‘后见之盲’”。讲座将讨论历史参与者与历史研究者在信息、立场、视野、价值观念乃至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等问题。敬请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宣传和参与岳麓书院讲坛。

 

岳麓书院讲坛第384期预告

 

  题:历史研究中的“后见之明”与“后见之盲”

  间:2019621日(周五)9:3011:30

  点: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内中国书院博物馆报告厅

主讲人: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人文学部副主任

主持人:  露(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副教授、院长助理)

  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办: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  岳麓书院历史系

  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展基金

 

【主讲简介】

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人文学部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留学史、中国现代政党史、中华民国史、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出版《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等多部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相对于历史行动者/参与者而言,历史研究者在信息、立场、视野、价值观念乃至情感体验等方面有何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如何影响历史研究者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历史研究者如何谨慎对待历史研究中常见的“后见之明”与“后见之盲”。

 

【报名通道】

非常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听讲座,报名烦请点击https://h5.sosho.cn/activity/detail.html?id=14640 填写报名表实名参加讲坛,参加活动免费。由于麓山南路实行交通管制(部分单行道,详见相关通知),湖南大学校园内停车不方便,敬请尽量公共交通出行(地铁四号线已开通,站点:湖南大学站)。

报名成功后页面会显示已报名,讲座当天也会收到系统信息,烦请于开讲前半小时内前往讲坛签到处,领取入场券后入场。报名成功但无故未签到,将被列入黑名单,影响以后参加书院活动。敬请关注岳麓书院微信公众号(hudayuelu),或加入岳麓书院讲坛QQ群(二群群号:398933230),了解更多资讯。非常感谢关注、宣传及参加讲座,期待到时岳麓书院见。

 

岳麓书院岳麓书院讲坛第384报名二维码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