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荣

姓名

李伟荣

职称

教授

研究方向

思想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宋明理学、比较文学

电子邮箱

leewrcn@163.com;leewrcn@hnu.edu.cn

办公地点

胜利斋206

李伟荣,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教授。2023—2024年哈佛大学东亚系高级访问学者;2012—2013年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英文系任访问学者,2018—2021年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此前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外文局重点项目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湖南省孔子学会常务理事等。出版译著四部,专著三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系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著作《英语世界的〈易经〉研究》曾获第十五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著作)。




教育经历

1993年9月–1997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1年9月–2004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7年9月–2012年6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1年11月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教授

2017年1月——2021年11月,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2009年8月——2016年12月,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2002年8月——2009年8月,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1997年6月——2002年7月,湖南计算机高等专科学校基础课部


研究方向:

中国学研究、中国思想史、全球史研究、比较文学研究


海外经历

2023年9月——2024年3月,哈佛大学东亚系高级访问学者

2018年1月——2021年5月,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2012年8月——2013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英文系访问学者


主要科研项目(主持)

西方易学研究范式演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22—2024,项目编号为22FZXB043,项目经费:25万。

英语世界的《易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2—2019,项目编号为12BWW011,项目经费:15万。

《易经》域外诠释范式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21—2024,项目编号为21YBA031,项目经费:2万。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调研报告,中宣部中国外文局重点项目,2016—2019,项目编号为2016B02,项目经费:20万。

李约瑟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5—2017,项目编号为15YBA093,项目经费:1.5万。

英语世界的《周易》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2011,项目编号为2010YBA052,项目经费为0.8万。


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

Weirong LI. “Striving for the ‘Original’ Meaning: A Historical Survey ofYijing’s Translations. in Lintao Qi and Shani Tobias eds.Encountering China’s Past: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Singapore: Springer, 2022: 165-181. https://doi.org/10.1007/978-981-19-0648-0_10.

Weirong LI. “An American Scholar’s Research on Chinese Wome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 Interview with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Gail Hershatter,”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4.2 (Summer 2021), 363-378.

Weirong LI et al. Effect of Parents’ Encouragement on Reading Motivat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Reading Self-Concept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Gender,Frontiers in Psychology(SSCI). Doi: 10.3389/fpsyg.2019.00609.

Weirong LI. An Eminent Specialist in Both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An Interview with Prof. Stephen Owen[J].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 2008, 10(01): 158-169. DOI: CNKI: SUN: BJWN.0.2008-01-016.

李伟荣、李炤辉.中国传统大众文化的数智创新与出海——以《黑神话:悟空》为例[J].中国文化研究,2025(3): 68-82.

李伟荣、李炤辉.曹顺庆先生学术思想的国际影响.中外文化与文论[J]. 2025(3): 13-30.

李伟荣.推动中华典籍外译向纵深发展[C].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6日第8版.(《新华文摘》2022年第21期全文转载)

李伟荣.新时代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溯源、现状与路径选择[J].中国文化研究,2021(3): 35-43.

李伟荣.宋淇的翻译实践与翻译思想探赜[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0(2): 165-177.

李伟荣.域外《易经》传[J].传记文学, 2021(11): 8-96.

李伟荣.域外《论语》传[J].传记文学, 2020(6): 8-83.

李伟荣.夏含夷与易学研究——兼及典籍翻译与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之间的辩证关系[J].外语学刊, 2020(4): 90-96.

李伟荣.中国文化元关键词在西方的诠释——以安乐哲和郝大维英译《中庸》为中心[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 : 49-55.

李伟荣.安乐哲中国典籍英译的价值:一个翻译史的视角[J].翻译史论丛, 2020(1): 48-61.

李伟荣、郭紫云.西方《关雎》阐释三百年[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6): 1-10.

李伟荣、刘湘苹、郭紫云.《易经》在英语文学创作中的接受与变异——以罗森菲尔德《死与易经》为个案[J].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8(1): 133-151.

李伟荣、刘湘苹.中国科技典籍出版“走出去”的路径探索——以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为考察中心[J].山东外语教学, 2017(4): 98-105.

李伟荣.汉学家闵福德与《易经》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 2016(2): 150-162.

李伟荣.理雅各英译《易经》及其易学思想述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 126-132.

李伟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外部路径研究——兼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J].中国文化研究, 2015(3): 29-46.


专著

李伟荣.《英语世界的〈易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李伟荣.《英语世界易学研究论稿》(上下册),新北:花木兰文化有限公司,2022年。

李伟荣.《翻译、传播与域外影响——中国典籍翻译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


译著(审)

李伟荣(主译)、卢长怀、贾秀海译,《徐霞客游记》(汉英对照)(收入《大中华文库》),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

李伟荣(主译)、黄晓宁译,《社会契约论》(原作者为卢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

李伟荣(主译)、唐欣译,《荷风细雨》(汉英对照),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

李伟荣校注,《尚书》(英汉对照)(收入《大中华文库》),James Legge英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


主编

李伟荣(副主编,第二),《比较文学文献精读:经典与案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

李伟荣(第三),《典籍翻译研究》(第六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


编务工作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副主编,2018年—2020年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2018年——

《翻译史论坛》编委,2018年——


刊物匿名评审工作

Asian StudiesCritical Arts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翻译史论丛》、《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外语教学》、《外国语言与文化》、《翻译界》、《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学报》等


奖励

专著《英语世界的〈易经〉研究》获2021年湖南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由湖南省省委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

专著《翻译、传播与域外影响——中国典籍翻译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研究》2017年获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年会二等奖。

论文《我国文化典籍对外翻译出版国际影响力发展报告》获2016年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等奖。


部分国际会议论文或讲座

2022, “Striving for the Original——A Critical History of Translating theYijinginto English”,in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SCP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nese Philosophy), June 27-July 1. (in English)

2019,“The Sino-Danish Cultural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between these Two Civilizations: Then and Now”,in International Confucianism Forum – Copenhage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ymposium, International Confucian Association and Niels Brock Copenhagen Business College, Copenhagen, Denmark, August 25–28. (in English)(参加“国际儒学论坛――哥本哈根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做大会报告:“中丹文明互鉴400年”)

2019,“Being Straightforward is His Way: The Interaction of Huang Yongyu’s Literary Writing and Artistic Creation”,in the Centennial Celebration of May Fourth Movement, Harvard Chinese Culture Workshop of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in Northern America, Cambridge: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May 5.(参加由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和北美华文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哈佛大学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演讲会”并做大会发言:“率性之谓道——黄永玉文学创作与艺术创作的互动关系”)

2024年1月20日在哈佛大学大学沙龙(University Forum)做了题为“岳麓书院与湖湘文化”的讲座


国际会议分会场主持人

Chair, Session“Modern Philosophy: China and the World”,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SCP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nese Philosophy), Shanghai, June 28, 2022.


社会服务(部分)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2015年——

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2025年——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2018年——

湖南孔子学会常务理事,2018年——

湖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2012年—2022年